【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外最新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女兒在進入成年初期時,可能會增加面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風險。醫師推測,母女年齡差距愈大,可能愈容易有「代溝」,導致親子關係陷入緊張,引發孩子的心理疾病。董氏基金會表示,晚婚是現代社會的趨勢,高齡產婦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此研究結果提醒國人憂鬱症防治的新角度與對象。
根據今年一月,大家健康雜誌報導一篇發表於《異常心理學期刊》的研究,研究者針對一千兩百名出生於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一年的澳洲女性,進行長達二十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出生時母親年齡在三十歲至三十四歲的女性,在二十歲時的壓力水平,較出生時母親年齡較輕的女性來得高。另外,出生時母親年齡大於三十五歲的女性,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水平上,更是高出許多。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產婦與年輕成年女兒的憂鬱、焦慮和壓力的症狀有關。然而,當中所造成的原因並不清楚。其中一項假設,是母女之間可能因為年齡的差距,在價值觀上產生巨大「代溝」,導致關係緊張,讓孩子感到壓力、擔心和悲傷。另也可能是當孩子成年時,她們已經五十多歲,更年期的健康問題,帶給孩子負面影響。
葉雅馨說,高齡產婦在懷孕過程,往往比年輕媽媽承受較多的被期待與壓力,加上在照顧與教養過程中易產生更多的「求好心切」,容易擔憂小孩健康、教養,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因為無法調適,而備感壓力。
根據統計,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約為男性的兩倍,主要受女性荷爾蒙影響,加上在生活中常需扮演多種角色,如為人妻、人母、媳婦、婆婆等,又面臨工作壓力,情緒較容易有波動。建議應放鬆心情,多給孩子正向支持。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母親對女兒的要求本來就比較高,原因可能跟社會文化、女性敏感度有關。當母親經歷更年期時,因情緒波動較大,易陷入負面情緒,但女兒成年與母親的負面情緒之間的關聯性,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