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大陸銀聯統計,短短元旦3天假期,交易筆數達2.5億筆、金額高達人民幣3486.4億元。其中,境外線下交易筆數年增近20%,代表出境旅行用銀聯卡已成為中國遊客習慣。
【本報綜合報導】新年伊始,中國大陸銀聯公布元旦假期網路交易數據,令人咋舌,二○一六年元旦短短三天假期,交易筆數達二點五億筆、金額高達人民幣三千四百八十六點四億元。其中,銀聯卡在境外線下交易筆數年增近百分之二十,出境用銀聯卡已成為中國遊客習慣。
中新社報導,光是元旦當天,銀聯網路交易筆數就超過九千萬筆,交易金額超過一千二百億元,創下歷年元旦之最。中國銀聯數據分析師陳漢指出,新年第一天,一方面延續跨年消費熱情;另一方面,迎新納福、親友共聚,元旦假期的這些消費特點也能從銀聯卡消費大數據上反映出來。
根據統計,今年元旦假期,中國消費者日常類消費超過人民幣一千億元,其中購物類消費比重接近六成,年增百分之二十五。在購物類消費中,超市行業增幅最快,交易金額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百分之五十;大型家電類商戶交易金額年增百分之二十二點六,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略降,許多消費者選擇為家庭添置小型家電。
其次,親友小聚、迎新納福,也是許多人慶祝新年的方式。根據銀聯卡消費數據顯示,二○一六年元旦假期,餐飲類商戶銀聯卡消費金額年增約百分之十一,高於日常周末交易水平。另一些有祈福傳統的消費者則多選擇自助旅行,在加油和風景區購票方面用卡交易也明顯增長,年增百分之四十五點二和百分之十二點六。
值得注意的是,在元旦三天假期中,也有許多中國遊客到港澳、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周邊國家旅遊。同時,「一帶一路」的戰略也帶動了哈薩克、巴基斯坦及東歐地區旅遊市場,這些市場的銀聯卡受理環境日益完善,元旦期間交易量也增長較快。
黃金逢低買進
究竟大陸民眾爭購的物品是什麼?《廣州日報》報導,以廣州人來說,不是衣服也不是化妝品,而是亮澄澄的黃金。廣州傳統的百貨公司,包括廣州友誼、廣百百貨、天河城百貨、摩登百貨、東山百貨在內的八大百貨,短短三天銷售額達人民幣四點二億元。其中,黃金銷售占多個百貨公司銷售之首,像是東山百貨黃金銷售增長年增百分之十,除戒鏈鐲等旺銷外,連猴年金條等也受到歡迎。
事實上,早在二○一五年底社交軟體上就掀起一陣購金熱,口耳相傳「金價低位,多少買點」,因此,元旦三天假期一到,百貨公司就開始上演市民圍著櫃台搶黃金的盛況。無論是龍鳳手鐲、對戒、項鍊都是民眾的心頭好,銷量最火爆。甚至有一位民眾一次買走十只龍鳳手鐲,作為婚嫁送禮之用。
除了黃金之外,家電和進口食品也受青睞,廣百、友誼、摩登、東山等幾大百貨的家電銷售都有雙位數的增長。
跨境電商火熱
此外,「跨境電商」議題發酵,在假期裡持續火熱,不少民眾都趁著假期到跨境電商購買進口商品。荔園新天地、南沙萬達廣場、廣百百貨、高德置地、摩登百貨等的客流量和銷售量,因此拉升不少。
在進口食品中,連續八年在上海舉辦的「台灣精品水果節」,今年也選在元旦前夕再度開幕,根據新華網報導,今年的水果節由大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台灣事務辦公室、台灣農會、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主辦,台灣則有高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南瀛農產公司等多家台灣企業攜手參加。
據承辦方之一上海市果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匯集十一個台灣優質水果品種,首批約一百五十噸已抵達上海;農曆春節前,還將有約七百噸水果上市,並透過多家超市賣場及電商平台販售。台灣農會的潘俊傑表示,上半年銷往大陸市場的水果超過新台幣八千萬元,這讓台灣果農對大陸消費能力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