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唯信仰力量 永久恆常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2016.01.03 語音朗讀 25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信仰大學 大一 布施發心,感到歡喜。 圖/人間社提供信仰大學 大二 樂於分享,協助弘法。 圖/人間社提供信仰大學 大三 出錢出力,樂說好話。 圖/人間社提供信仰大學 大四 修學畢業,信仰昇華。 圖/人間社提供信仰大學 碩士、博士 ● 智慧留給自己, 道德留給子孫; ● 世俗事業是一時的, 信仰力量是永恆的。 圖/人間社提供信仰大學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右)、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中左)與授證的功德主合影。 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大家要將信仰的層次晉升到碩士、博士,唯有信仰的力量才是永久恆常。」二○一六年北區功德主會議一至二日在佛光山登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日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為近二千名信眾接心開示,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同步台語翻譯。 星雲大師以大學四年階段為比喻,將信仰分為幾個層次說明:最初對於布施發心感到歡喜,如同大一學生;升上大二後,開始體會佛光山種種美好,並樂於和人分享,此時已走上協助弘法階段;當可以出錢出力說好話時,已升上大三生;到了大學四年級即將畢業,則是走上信仰再向上昇華的階段。 具佛法僧 三寶道場 對此,大師更進一步表示,五十年前佛光山開山時,大家的發心是出錢、說好話讚美,到最近十幾年,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相繼來台,成就具備文教功能的佛陀紀念館創建,乃至近來提倡宗教融合的宗教聯誼會等,這個過程就是信仰的提升,也都是大家的功德。 提到「佛光山有三寶」,大師表示,佛寶是具有社教功能、廣為度眾的佛陀紀念館;僧寶是佛光山教團;而佛光山屬四眾弟子共有,更應建立法寶道場,因此創建藏經樓,讓佛光山成為佛法僧三寶具備的道場。 感謝護持 功德無量 大師說,在《怎樣做個佛光人》裡提到「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以此偈語感謝功德主的發心付出,尤其佛陀紀念館每天有數萬人次參拜,對「人間佛教」推廣有相當貢獻;前往佛光山各殿堂禮佛,如同朝拜大陸佛教四大名山,信眾的護持,對淨化社會人心有無比貢獻,功德無量。 至於即將完成的「法寶」藏經樓設施功能,大師指出,第一平台足以容納五千人,可做為學校團體表演場地;第二平台供學者研究使用,可提拔培養人才,讓佛光山的佛法理念持續傳承。 大師說,除了自己的家庭,佛光山也是信徒的法身慧命之家,在這個家可使身心清淨、道德提升。 如今佛光山邁入開山五十年,「承蒙大家護持照顧,一起走過五十年」,大師強調,「一切成就都要歸於信徒」。 我在眾中 為教奉獻 大師另細數巴西如來之子、維也納佛光青年愛樂團、菲律賓光明大學、馬來西亞青年及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等文化教育的優異表現,歡喜地跟功德主說明其以一筆字與大眾結緣,並將一筆字的善款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陸續創辦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三好校園獎、五十部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等,期許自己也能像信徒般,發心為佛教奉獻,大師因此篤定的說:「我也是一個信徒!」,將佛陀所說「我在眾中」的理念一以貫之。 「大家要將信仰的層次晉升到碩士、博士」,大師期勉眾人,留給子孫的不是錢財,應把智慧留給自己,將道德留給子孫;世俗的成就事業只有一時,唯有信仰的力量才是永久恆常。 人間福報 刊一筆字 星雲大師說:「我現在每天眼睛雖看不清楚,但是早晚還是很用心地寫一筆字,每天在《人間福報》從一月一日開始,發表佛光菜根譚,預計一年之內不斷,希望大家都能訂一份《人間福報》。」 一筆字的內容都是人生的座右銘,一句話,對人生就有很大用處。同時也鼓勵大家,以後坐飛機、坐高鐵時,要向服務員索取一份《人間福報》,因為文化、佛法的傳播,對人間有很大的意義。 在場陪同的尚有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佛光山功德主會執行長滿益法師等。 前一篇文章 國際背包客走進教室 開拓學子視野 下一篇文章 年輕茶農獲獎 茶鄉傳承有望 熱門新聞 01【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2巴黎佛光人 重陽敬老長幼同樂2025.11.1003南天健康日 身心靈課程吸引社區民眾2025.11.1004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 2025.11.1005COP30揭幕 關注氣候人權與森林2025.11.1006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7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常不輕2025.11.1008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人間佛教國際化2025.11.1009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2025.11.10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悲智雙運2025.11.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射箭亞錦賽 戴宇軒、李彩綺混雙摘金馬太鞍溪溢流 國軍、機具助清淤司馬庫斯美景 觀光署肯定遊茂林 賞紫斑蝶捷運三鶯線 串連文創生活圈迎銅鑼杭菊季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山青年出家 發心精進向道 福嚴佛學院參訪佛光山 交流佛學教育經驗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華彩萬象石窟藝術 佛館開幕IBM與佛光山交流 攜手實踐三好精神中華傳統宗教總會 推動人間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