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讀景 三代同堂的理髮店

文與圖/阮義忠 |2015.12.31
4326觀看次
字級
橫溪成美理髮廳,2012年8月 圖/阮義忠

文與圖/阮義忠

來往於三峽與新店間的779公交車每小時一班,全程22公里卻有62站之多,方便分散在山中的村落居民。就我的搭乘經驗,大約三分之一的小站經常沒乘客,但「橫溪」卻是公交車必停之處,多少總有人上下。位於入山口的老村,想必是先民屯墾時期的重要據點。

站牌設在一間舊式理髮店的門口,車子每回只停個一兩分鐘,我的目光卻是一秒也移不開它。店家玻璃門貼著幾個超大的紅字——成美理髮廳,既是店號又像圖案;透過筆畫空隙望進去,四把老理髮椅總躺滿了顧客,師傅們聚精會神地幹活,頭也不抬。一回又一回的匆匆一瞥,讓我的好奇心愈來愈強。自從100元快速剪髮店風行全省之後,老式理髮店愈發難以生存,這家生意為何如此火紅?

自從離開故鄉,我就再也不曾踏入過傳統理髮店,那天硬是中途下車走進去,沒想到竟體驗了這輩子最舒服、感受也最深的一次理髮。75歲的店主陳義雄雖已白髮蒼蒼,但氣血紅潤、手腳俐落。他童年家境清苦,放過牛、幹過長工,還下礦採過煤。熬了一段黑暗的苦勞,家人勸他,身子薄弱最好去學理髮,他才在18歲那年前往台北,於大稻埕永樂市場旁當學徒。5年後返鄉租屋開店,35歲攢夠了買房錢,從此終於不必再搬遷;也就是說,這間理髮廳已經在這兒四十年了。

太太跟著他獨撐幾年後,有位也姓陳的伙計加入,到現在已待了35年。兒子原本念空軍士官學校,結束12年的軍旅生涯後回到家裡繼承父業。兩個孫女就在店裡玩兒,媳婦則在理髮廳後面的廚房內準備午餐。小小一家理髮店三代同堂,老闆伙計如親人,店家主顧像老友,工作場合就是他們的家。這種人與人、生活與職業間的緊密關係,看了真是叫人羨慕!

三位師傅都把理髮當大事,動作俐落優雅、一絲不苟,那分敬業讓顧客自然而然就尊重他們、欣賞他們。我享受了剪髮、修面、掏耳朵、刮砂眼、洗頭、敷臉的全套服務,舒服到快睡著時,一位婦人扶著失智的老父走進來,留了個手機號碼,請師傅理完髮再通知她,隨即放心離去。看來,這個理髮店還是左右鄰居的臨時託老所。

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我滿意至極地掏錢付帳,準備找家館子吃飯,陳老闆竟盛情邀我留下來便飯,說這是他們家的傳統:「早年附近山民來一趟路途遙遠,經常會錯過回家用餐時間,所以每到中午我們都會留客人共飯,有時還不只兩三位呢!」

說是便飯,菜餚卻相當豐富。看著滿桌的魚、肉,我脫口而出「我茹素」,媳婦立刻切了一盤沙拉筍,老闆娘也動手從罐子裡挖了一碟豆腐乳。老闆還顯得有點不好意思,指著兩盤青菜,急促地說:「嘗嘗看,地瓜葉和高麗菜都是自己家種的,很新鮮!」

滿心感動地向陳家三代道別時,我才發現,這個頭理了足足兩個鐘頭。稀罕的不只是他們的手藝,還有那分珍貴的人間至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