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執筆人: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教授
我因為擔任香港大學校外委員的關係,看到了大陸某一省大學高考的語文試卷。我發現他們在我們吵國文課要上幾節、文言文要放幾篇時,已經默默的從文革之後,迎頭趕上了。
他們文言文考的是《三國志》的魏略李豐傳:李豐,字安國,故衛尉李義子也…。考學生:「時臺制,疾滿百日當解祿」中的「制」是什麼意思;現代文考的是叔本華的《論名聲》,考題是:叔本華說名聲可分為立功、立言兩種,中國古代則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巧,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看法。這題不難,但不花上十分鐘寫不全,而考試最緊的是時間。
古詩詞考的是北宋唐庚的〈醉眠〉: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簞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問考生:「世味門常掩,時光簞已便」要表達的是什麼?(坦白說,我從未聽過唐庚的名字,一開始還看錯,把他看成唐寅)。
名著閱讀考的是《紅樓夢》:「抄檢大觀園時,入畫和司棋是誰的丫環?被逐時,她們的主子是什麼態度?」我們台灣不敢考這麼細,會被罵到臭頭,但是這一題其實出的很好,馬上點出惜春和迎春的個性。入畫是惜春的丫環,服侍了她這麼久,一旦犯事,惜春竟然說「叫鳳姐姐帶了去,或打或殺或賣,一概不管」,這等的無情,難怪後來入空門;司棋是迎春的丫頭,迎春懦弱,只能含淚接受;探春雖庶出,她的丫環就沒人敢欺負。從這一題可以看出學生細看《紅樓夢》的程度。
作文則是給一個情境:幾個朋友無意中來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他們點了幾支蠟燭進入洞穴,發現許多色彩斑斕的大蝴蝶安靜地在洞壁上棲息,他們摒住呼吸,不敢驚擾,數日後再去時,這些蝴蝶已躲到山洞的深處,大家若有所悟,想不到幾根蠟燭竟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學生要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可少於八百字。這種作文方式比出題的更難。
看了這份考卷後,我很感慨,全球的企業家都強調口語和文字溝通能力的重要性,我們為什麼還在吵課綱的用字,而不趕快去檢討課程內容符不符合時代的需求?文言文使我們用字精準,也訓練我們思想簡潔合邏輯。
當然念古文比較辛苦,但是不吃苦中苦,如何成為人上人?現在的學生都誤以為學習是快樂的,所以不肯下苦功,其實學習是辛苦的,學會以後才是快樂的。我最近在課堂上,請學生上台報告指定的參考書,我不敢叫他們寫報告,因為網路下載太容易,千篇一律的作業改起來沒意思,上台報告至少不能作假。但學生的態度非常不好,都是敷衍了事,隨便講幾句就下來,只有一位女生是事先打好草稿,背熟了才來報告。
像這份考卷,我不知道台灣的學生可以答對幾題,但是我很憂心,不進則退,當我們還在內鬥時,世界已經絕塵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