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沙烏地阿拉伯領軍的油價戰爭,傷人七分自傷三分。持續一年多的低油價使沙國外匯存底坐吃山空,專家警告,龐大赤字將動搖沙國貨幣里亞爾的匯率。
沙國財政部公布,國家赤字從去年的五百四十億里亞爾,今年暴增至三千六百七十億里亞爾(約九百七十八億美元;台幣三點二兆元);外匯存底從去年八月的七千四百六十億美元,縮水至六千四百七十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沙國赤字恐高達一千四百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為數眾多的外國勞工,一年匯回家鄉的錢達三百六十億美元;大量資金外流的情況在油價開始大跌之前便已存在,但油價走跌後形同雪上加霜。
美國銀行估計,若油價下探每桶三十美元,沙國赤字可能增至一千八百億美元,里亞爾匯價可能崩盤。
沙國央行資產管理部門前主管艾斯維藍指出:「假使里亞爾的有限浮動匯率發生任何變化,結果都將很戲劇化,對里亞爾的信心恐嚴重流失。如果外匯存底以現在的速度繼續減少,有限浮動匯率將無法維持。」
艾斯維藍說,不論表面上看來如何,沙烏地阿拉伯的口袋其實沒有深到足以在全球原油市場玩長期抗戰。他批評沙國政府為了保持原油市占率優勢、逼走頁油岩對手,不惜拿國家貨幣豪賭,他說:「以為用低油價就能逼走美國油商的想法簡直是鬼扯,不會奏效的。」
里亞爾的穩定匯價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室三十多年來的執政基石,若匯率崩盤,可能動搖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