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預計近期舉行兩岸貨貿協議第十三輪談判,原受管制的八百三十項中國大陸農產品是否可能「部分開放」,引起外界關注。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說,談判時會把握「對台灣有利、避開威脅、把握機會」原則;至於是否有開放空間,目前還無法回答。
陳保基十一月在立法院備詢時說,原則上不會開放受管制的八百三十項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他昨天的談話,被質疑立場是否鬆動。
陳保基昨天到行政院會報告「新世代農業」推動狀況,會後媒體詢問如何因應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及參與貨貿談判對農業可能造成的衝擊。
陳保基指出,他曾說過,沒有一個談判是「一直要求人家給我們零關稅,但我們這邊有些項目是絕對不能碰的」,農委會在談判過程中,會避開威脅、把握機會,守住對台灣有利的原則,「讓農業順著自由化浪頭,翻轉成有競爭力的產業」。
至於目前禁止大陸進口的農產品是否有開放空間?陳保基說,要看爭取到什麼,目前還在談判中,不曉得未來狀況如何。他補充說,台灣對大陸的貿易方式很特殊,沒有正常化,「我們說不開就是不開,全世界在WTO架構下沒有這樣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