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下屆不分區立委選舉,各政黨群雄並起,泛藍、泛綠陣營都有多黨參選角逐。在參選爆炸下,要取得過總投票數百分之五門檻得票成為有效政黨,學者評估,最後過關政黨最多「兩大三小」,立委選舉與總統大選間也會發生分裂投票。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表示,這屆立委與總統再度合併選舉,政黨票投票率勢必與總統大選投票率連動;而從二○○○年總統大選開始,總統大選投票率大概逐屆遞減約二個百分點,一路下滑,這屆總統大選選情又冷,投票率勢必比上屆七成四低。
淡江大學公行系副教授蕭怡靖也認為,這次總統大選選情冷,競爭不激烈,已經讓選民沒有投票意願,再加上藍營內部不團結,動員能力式微,可預期投票率大概就是七成上下,連帶不分區立委(政黨票)投票率也大概就是這個水準。
以七成選票推估,這屆不分區立委選舉有效政黨得票須跨過六十六萬票門檻。王業立與蕭怡靖都認為,在參選爆炸下,小黨要跨過門檻並不容易。
王業立評估,這屆不分區立委選舉可望維持「兩大黨、二至三小黨」格局,除了國、民兩大黨外,親民黨也有機會跨過門檻,時代力量則可能取代現有台聯黨進入國會,民國黨則要看動員潛力。
蕭怡靖也指出,目前除國、民兩大黨外,時代力量與親民黨得票也有跨過門檻實力,至於民國黨則要觀察黨主席徐欣瑩參選副總統後效應。至於台聯黨,蕭分析,由於上屆前總統李登輝效應不再,又有時代力量搶票,「選情不樂觀」。
王業立與蕭怡靖還認為,這次不分區立委,甚至是區域立委選舉,都會與總統大選發生分裂投票現象。
蕭怡靖說,這次選舉藍營政黨認同式微,兩大黨競爭也不激烈,再加上政黨與候選人選擇多,總統與立委選舉分裂投票可以想像。不過蕭認為,這次選舉的分裂投票,與傳統因要「促成制衡」不同,而會是單純基於「選民偏好」。
王業立也說,這次選舉第三勢力崛起,不論是藍營或綠營,都有跨黨合作情形,分裂投票結果當然會發生,但已不是傳統比較政治上的樣態,「政治學可能要重新定義」。
王業立舉例,像台北市港湖區,若選民總統票投「民進黨提名」候選人蔡英文,立委票投「民進黨禮讓」的親民黨立委候選人黃珊珊,這種投票行為就不是傳統政治學上「總統、立委」投不同黨的分裂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