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伯守著幾近荒廢的納骨塔,對塔內二十幾尊神明如數家珍。圖/張世杰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山區,有座老舊靈骨塔,裡面住著一位獨居長者陳伯伯,即使病疾纏身、行動不便,但因為與「神明的約定」,決定獨守空墓,而且一待就是四十年,成為台北都會區的「山中情緣」。醫護人員在今年九月發現後,安排治療及上山看診。
陳伯伯年輕時到台北找工作,因緣際會來到一座位於大直的民營靈骨塔,幫忙撿骨、燒香和協助來掃墓的民眾,但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誤喝假酒,雙眼幾近失明,後來靈骨塔的老闆過世,老闆的兒子也到其他地方工作,留下陳伯伯一個人獨自打理空墓。
靈骨塔內的牆上現在還貼著「蓮花三百元」、「庫錢三百元」、「紙錢二百五十元」,香爐後方的牆也被煙燻得黑壓壓一片,可見當時香火鼎盛。今年已經六十七歲的陳伯伯說,靈骨塔內全盛時期,有將近五千多座牌位、二十幾座神明。
後來靈骨塔漸漸荒廢,許多民眾也把牌位帶走,如今偌大的空間裡,僅剩兩百多個沒有「主人」的牌位、二十幾尊布滿灰塵的神明及陳伯伯一個人。
9月終於下山就醫
「祂們在夢中跟我說不要走」,陳伯伯沉默不語。由於沒有熱水、食物不足和抽菸、喝酒的關係,讓他身體漸漸惡化,雖曾考慮下山,但擔心離開後,靈骨塔內的神明將不再有人照顧,因此決定獨自一人在山上守墓,靠著每月津貼及大直健康中心和里長定期關心過日子。
今年九月二十六日杜鵑颱風來襲,為顧慮陳伯伯安全,里長協請下山,也讓聯合醫院發現這名個案。目前擔任陳伯伯家庭責任醫生的聯醫中興院區內科部長羅士翔表示,陳伯伯患有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初次看診時相當虛弱,現在已用藥物控制。
目前聯醫已跟國防部協商,附近單位每日供一餐,羅士翔說,目前每兩個月會上山探視,每次醫護人員出現是陳伯伯最開心的時候,透過輔導,陳伯伯每日喝酒和抽菸的壞習慣已漸漸改掉。羅士翔說,明年打算安排下山受良好照顧,別讓陳伯伯繼續當「守墓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