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矽品之併購案波濤起伏,高潮迭起。尤其最近矽品有意邀大陸紫光集團入股,因涉及大陸企業介入半導體封測大廠,凸顯了台灣半導體的未來命運,兩岸企業、人民關注,受到國際矚目。
誠如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所言,兩岸可以合作,但封測業對台灣經濟非常敏感。如他當選總統,不會批准像紫光這樣的投資案,因為時機還不成熟!
儘管二○一四年我國半導體業產值再創新高,達二點一九兆元,增幅由二○一三年百分之十五點五六攀升至百分之十六點四;二○一五年可能只是持平,未來有很大不確定性。
半導體是影響國民生產總值重大之核心產業,受到紅色供應鏈衝擊,大陸半導體產業受益於政策扶植,已成為全球市場不容忽視的新勢力。
在海峽兩岸動向不清及競合不明之關鍵時刻,我國半導體產業又將面臨彼長我消,甚至有相互廝殺之虞,不論就技術維護或產業競合,或國家安全,審時度勢才是當前較合乎中道之選擇。
就整個事件分析,今年九月矽品結盟鴻海破局,日月光宣布收購矽品成功,不到三個月,矽品想邀大陸紫光集團入股;紫光集團更宣稱想取得我國矽品、力成、南茂三家半導體封裝測試廠各百分之二十五之股權,其潛在風險不容輕忽。
三家在全球市占排名依序為第三、五、九,市占率分別為百分之九點六、百分之五、百分之二點八,合計占百分之十七點四,對我國及全球半導體業影響甚大,政府不宜過於輕率。
立法院十八日做成決議:「現階段不得開放半導體設計產業;中國紫光集團投資矽品等三家封測公司案,經濟部未向立法院報告影響評估前,不得許可。」
中道是中華文化精隨,因緣和合是當下最重要考量。大戰略者須能做出契合當前情境,又能兼顧時空及彼此平衡、和諧而圓滿的關鍵抉擇。
朱主席一向主張大開放的治國理念,何以在此事件反其道?不免有人不解。其實就中道思惟來說,一切都是相對,沒有絕對。
中道思惟是面對任何情境、任何時空,都能做出兼顧自利利他,平衡、合諧、圓滿的選擇與結果。
矽品、日月光,乃至於紫光各有各的盤算,也因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一席話「除了陸資,還有誰會來台灣大量投資?」警醒及牽動台灣人的政經敏感神經,直接拉動台灣產業不急切轉型及突破的痛處。
台灣產業確實面臨非轉型與突破不可之關鍵時刻,兩岸持續開放與競合,才是合乎中道,也是康莊大道。
我們期待,兩岸繼續在和平和諧基礎上,加速服貿、貨貿及投資保障協定,雙方誠意會商,加速找出更合乎兩岸互利共贏、優質競爭與誠意合作之良善機制,才是在合乎中道原則下,對關鍵性產業與技術在兩岸做大開放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