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舜禪師──
勤修福聚 不惜身命
摘自:《金剛經講話》星雲大師著
篇名:「不住三心實相布施分第十九──一、無住行施因緣殊勝」
內文:
唐代的智舜禪師,出外雲遊參禪。有一天,在山中打坐,一隻受傷的野雞逃到禪師的座前,禪師以衣袖保護這隻逃命的野雞。過了不久,獵人跑來向禪師索討野雞:「和尚!你把我射中的野雞藏去哪裏?那隻雞可是我今天填飽肚子的晚餐。」
禪師好言開導獵人,請他放過野雞一條生路,蠻狠的獵人眼中只貪戀野雞的美味,並不顧念野雞的生命。禪師面對糾纏不已的獵人,為了救野雞一命,他拿起行腳時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雙耳割下,向獵人說道:「這兩隻耳朵,夠不夠抵你的野雞,你拿去做一盤菜吧!」
獵人看著血淋淋的耳朵,及面目沉靜的禪師,終於被禪師的慈悲感動,再也不打獵殺生了。智舜禪師因為知道五蘊皆空,不住色身之相,才能毫不吝惜地「割耳救雞」。
提婆──
智勇雙全破愚信
摘自:《佛教叢書》第四冊
「弟子印度篇—提婆勇破愚信 刨眼供天」
內文:
提婆膽識過人,勇於破除迷信的精神,非常人所能望其項背。當時國內一座神廟中,奉祀一尊數十米高,黃金打造的大自在天神,據聞有求必應,唯殿門從不開啟,善男信女只能在殿外膜拜。
一日,提婆欲入內禮拜,廟祝將他阻擋在外,正色告誡提婆,天神崇高尊貴,百姓莫不敬畏,即使面詣天神,也將為天神威赫的外相所震懾。但年少的提婆毫無懼色,堅持入內瞻仰,當他推開那塵封已久的神祕大門,仰望著橫眉豎目的天神像,不以為然地大喝:「天神受四方供奉,應該以威德智慧感人,豈可怒目嚇人!」於是登梯鑿天神像左眼,並且大開殿門讓蜂湧的群眾入殿禮拜。
當晚,提婆依禮備妥精緻供品,天神亦現形受供,慨歎道:「尋常人只見到我的外相,因畏懼而供奉我,以物質祭祀我,唯有你能深入我的內心,以真心來禮敬,用智慧來供養。」並向提婆表示,眼前的供養儘管極盡珍奇,卻獨缺所需的一隻左眼。提婆當下毫不猶豫地挖下左眼呈給天神,天神大為感動,讚歎道:「這才是真正的布施啊!」緣此,提婆又被稱作「迦那提婆」(意為單眼提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