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訊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福岡縣太宰府市九州國立博物館(簡稱九博館)十九日起至六月十日,展出從中國山東省「鐵山摩崖刻經」上全長三十五公尺的巨型拓本,京都拓本研究會稱,這是世界最大的現存拓本。
九博館四月十日還將舉辦「贈與未來—中國泰山石經與淨土教美術」特展,「鐵山摩崖刻經」巨型拓本的展出,為下月的特展熱身揭幕。
七十七歲的高知市拓本家井上拓步代表日本,與中國主管部門交涉多年,最終獲准拓印六世紀刻成的鐵山摩崖刻經本。由於九博館高二十五公尺的大堂,無法展出整個拓本,該館將拓本下部捲起,僅展出長二十公尺的部分經文。
「鐵山摩崖刻經」地處鄒城鐵山,是北周時期名書法家刊刻在花崗岩石壁上,佛經和題跋文字長六十六點二公尺,寬十六點四公尺,總面積一千零三十七平方公尺,現存經文十七行、七百九十五字(原九百四十四字),每個字徑為六十公分。佛經書法體以隸為主,參以楷法,端莊古秀,是罕見的藝術珍品。
刻經正上方陰刻巨龍、雲氣、佛光,下有雙龜對踞的圖案;中間為佛教《大集經‧海慧穿菩提品》,右側為《石頌》跋語,下部為《提名》,氣勢恢宏。
其中,《提名》部分原有十行,現存六行四十五字,內容記載經主及佛經書寫者姓名,其第六行有「東嶺僧安道壹署經」,這對研究鄒城及北朝時期的山東刻經,具有重要價值。《石頌》則有十二行,字徑約二十二公分,現存四百七十六字,駢體文,內容記錄鐵山刻經的地理位置、時代背景、經主、刻經年月及對佛經書法藝術的評價。
中國在一九八八年,將鐵山刻經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