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黃色卡其制服 變身抱枕

 |2015.12.14
2804觀看次
字級
蔡佳霖不捨舊布料被丟棄,經由曾是成衣工廠女工的蔡媽媽巧手,做成枕頭、手提袋,放上網路受到不少好評。 圖/綦守鈺
蔡佳霖姐弟還蒐集各校制服鈕扣做成耳環及耳針。 圖/綦守鈺

【本報台南訊】對許多人來說,卡其制服是年少青春的回憶,衣領上「中美牌」、「太子龍」更像抹不掉的註記;近年中美制服轉型文創品,卡其制服抱枕、杯墊獲台南創意商品金牌,更勾起許多四、五年級生「那些年,穿制服的時光」回憶。

民國四十九年創立的中美牌制服,工廠位於台南市金華路,訴說台灣近一甲子的學生制服故事;現傳到第三代,由七年級蔡佳霖、蔡旺達姐弟守住祖父打下的產業。

二十五歲的蔡旺達表示,台南曾是製作學生制服的大本營,卡其服、藍夾克、百褶裙,中美牌做過全台各級學校的制服,最多時合作廠商有二十多家。但隨著少子化,市場逐漸萎縮,中美牌遇到危機。為了讓五十多年老品牌繼續走下去,去年自崑山科大視覺傳達系畢業的蔡旺達,回家投入傳統產業。

蔡旺達表示,從小跟著父親在工廠幫忙,國中時就學習裁縫技術,製作一件衣服,從選擇布料、紗線,到打版、裁布與電繡,每一個程序都馬虎不得。

去年盤點貨品時,意外發現一批約百餘件庫存卡其軍訓服,「都是老骨董了,但回收秤斤賣又捨不得!」跟姊姊蔡佳霖討論後,給這些舊布料重生機會。

蔡佳霖表示,母親利用曾在紡織工廠工作的經驗,巧手將棉花填進制服裡,做成有衣領的抱枕,取名「制.青春」。

蔡佳霖說,文創產品可以客製化,按照客人意思在繡學號的地方繡上「鏘鏘好」、「耶誕節快樂」,當禮物送人;有客人要求在制服抱枕上繡「嫁給我」,向女友求婚。

她表示,目前商品設計除南一中卡其服款,還有獲選台灣高校制服大賞冠軍的台南家齊女中水手服款,推出後不少五、六年級生說「好懷念穿著制服唱國歌的日子」。

制服鈕扣做成耳環

有的樸素有的華麗

蔡佳霖姐弟還蒐集各校制服鈕扣做成耳環,「公立學校鈕扣樸素,私立學校鈕扣華麗」。她說,許多人覺得傳統產業又累又沒有未來,但他們認為「守住記憶是個美麗的責任」。

蔡佳霖說,學生制服在民國七十三年開放各校自行規畫校服前,各級學校學生都必須穿著統一的土黃色卡其服、褲與白衣藍裙,當時最受歡迎的,就是用太子龍布料做成的卡其服,「耐磨、實料、有檔頭!」

蔡佳霖說,在經濟貧乏的五、六○年代,大部分家長父母都會買大一號的制服給孩子,因為當時國內紡織技術不佳,只經過染整程序就出廠的制服布料容易縮水,常沒洗幾次就皺成「醬菜」,直到台南紡織為力抗來自日本的「特多龍」聚酯纖維布料,推出「不縮水卡其布」胚布,此後風靡市場多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