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法規定超市將即期食品捐出,避免浪費。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針對即期和過期食品,在不浪費的前提下,法國、美國及日本各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法國國民議會(眾院)九日無異議表決通過一項法案,規定營業面積超過四百平方公尺的超市將即期食品捐出或製成飼料、堆肥,禁止商家直接銷毀未售出的食品,以避免浪費。
法案規定超市必須和公益團體簽約,將即期食品捐給公益團體,違者最重罰七萬五千歐元(約台幣兩百七十二萬元)或兩年徒刑;即使不捐出,也不能以添加漂白劑或水的方式銷毀,而是要製成飼料或堆肥。
美超商以低價售新鮮食物
美國連鎖有機超市TraderJoe's前總裁勞奇(Doug Rauch)在今年六月波士頓開了一家名為Daily Table的非營利超市,以低於市場販售即期的生鮮食品,很受歡迎。
Daily Table產品主要來自農場、超市或通路上的即期商品,一部分食品以低廉價格販售,另一部分則由廚師烹調,以湯、沙拉和主菜等形式販售,讓中低所得者可以低廉價格買到新鮮食物,同時解決食物浪費的問題。
日半價促銷當天蔬果便當
也有部分超市把即期食品打折促銷。馬里蘭州華人連鎖超市「大中華」超市,每天都有一些賣相不佳或滯銷的蔬菜便宜賣,一袋一美元,至少比原價便宜一半以上,吸引許多精打細算的顧客撿便宜。
日本超市通常在魚肉類保存期當日半價促銷,賣相不佳的蔬果或折價或直接扔掉,許多日本人為省錢在打烊前等超市打折便當、熟菜。
今年有販賣即期食品的網購kuradashi.jp上線,可買五折甚至一折的食品,獲利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捐給公益團體。日本的百貨公司也會於每年兩次的送禮旺季後,把食品禮盒折開,散賣即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