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秀蘭
你知道尼泊爾在哪兒嗎?它像一條長番薯,夾在印度與中國之間,約台灣的四倍大。首都加德滿都,是攀登珠穆朗瑪峰(又稱「聖母峰」)的起點,高度超過兩千公尺的群山,如同護欄般環繞首都,有十幾條河,全年灌溉河谷土地,有氂牛做交通工具。
若你喜歡看遼闊景觀、宏偉壯麗山川的電影,切莫錯過此片。因這是北歐導演巴塔薩.科馬庫以精良攝影設備,以及空拍技術,將尼泊爾聖母峰的聳天峻嶺、嶙峋峭壁、陡坡險谷、冰瀑雪崩,氣勢磅礡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不用花大錢出國旅遊,坐在電影院內,就可身歷其境般地觀賞造物主鬼釜神工的大自然傑作,享受一級棒的世界美景。
此片改編自一九九六年,發生在聖母峰的真實山難事件,劇情有生死取捨之際的天人交戰;也有登山團隊患難與共的精神;以及人際交流的感人互動,讓觀眾心弦觸動,深思生死一瞬間的人生真理。
對有冒險精神的登山者而言,能登上尼泊爾聖母峰,就像回教徒能到麥加朝聖一樣,是其畢生心願。但這種高難度的戶外活動,是體魄與決心極限的挑戰,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事實上,自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探險家希拉瑞爵士(Sir Edmund Hillary)之後,直到一九四九年尼泊爾政府才開放國外探險隊登聖母峰,登山之旅才逐漸商業化。
片中隊員道格(一個郵差,他覺得日後不可能有第四次再登聖母峰的機會)已經體力不濟,缺氧氣喘,在冰天雪地中,舉步維艱。領隊羅勃為了成全這個虛弱隊友攻頂的心願,勉為其難地陪他再多爬一小段路,總算用手摸到聖母峰的山巔,了卻畢生一樁心願。但當時羅勃有沒有想到還有其他隊友的安全需要他照顧?回頭時,氣候惡劣,攝氏零下二十五度,風雪交加,手腳凍僵。羅勃不忍棄道格於不顧,為了一仁之念,結果雙雙罹難,長眠冰雪之下,叫人心生悲痛,無限遺憾。
登山遇險時,「何時放棄」是重要的抉擇。要知道,人生有無數的高峰需要攀越,這座高峰過不了,還有別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下次可以再來。即使沒有機會了,也可挑戰其他的不可能。
在完成夢想的路途中,會有各種狀況發生,唯有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慎謀能斷,以理性思維模式,做各種選擇,即使如「聖母峰」如此高難度的巔峰,也能夠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