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據研究,百分之八十五的國人,體內鉛、鋁、汞等有毒重金屬含量過高,醫界引進治療鉛中毒的螯合療法,幫助有毒重金屬排出,不過,螯合療法也會造成有益微量元素鋅、銅、鈷等的流失,因此並非每人都適用這種預防性療法。
國際完整醫療暨抗老化醫學研討會昨天舉行,台北醫學大學腫瘤中心主任邱仲峰指出,由於環境污染嚴重,每一百個國人當中,約有八十五人體內重金屬含量過高;重金屬含量過高不一定會危及生命,卻會種下過敏、濕疹、肝毒、腎毒、巴金森氏症、老人失智症的病因。
他說,民眾可以剪下一公克頭髮,利用重金屬質譜儀檢驗體內重金屬含量。如果含量真的過高,可使用螯合療法(Chelation therapy),將體內的鉛、鋁、汞有毒重金屬排出體外。目前進行一次質譜儀分析需要三千元,螯合治療一次收費四千五百元,健保不予給付。
螯合療法是將合成胺基酸EDTA、DMSA等螯合劑,以靜脈點滴的方式注入體內,使其與血液中的重金屬結合,再隨同尿液排出體外,螯合治療同時會帶走對人體有益的鋅、鈷、銅、錳、鈣、鐵等,因此需要另行補充有益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