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有機生態農場」耕作者是一群出家人,七年前,聖輪法師看上瑞穗鄉富源溪畔的溪埔地的好山好水與好環境,「以農自養,以禪佈道」開辦有機生態農場來推廣自然有機農業,開發十餘公頃土地,種植了高麗菜、絲瓜、紅蘿蔔、檸檬、梅、李、桃、柚等數十種蔬菜水果,且製作多種有機水果酵素。農場也開設樹林休閒、湖澤生態、石雕藝術等園區,以及青少年生態活動營,與學校戶外教學相互結合。
負責作物栽植組的德慶法師說,瑞穗有機生態農場草創初期,法師們都住在四個貨櫃屋裡,夏天的室溫高達攝氏三十到四十度,屋內熱烘烘的有如烤箱,屋外的溫度也很熱,但聖輪法師也跟弟子們一起作息,夜晚睡在貨櫃屋內的小床,白天仍與所有弟子在烈陽底下「出坡」耕耘。生活過得相當辛苦。農場裏,設有莊嚴的佛堂,供奉著三十六臂觀音菩薩,但菩薩也很辛苦,跟法師弟子們一起住在貨櫃屋裏面,接受熱陽高溫的考驗。
每年進入夏秋季節,花蓮地區最可怕的是颱風,尤其是「碧莉斯」颱風,貨櫃屋上的遮光網,才搭蓋使用不久,颱風就來了,強勁的風力將四根支撐的柱子拔起來,連貨櫃屋也被吹離地面幾公尺遠。
聖輪法師剛到花蓮瑞穗,要開闢建設農場時,放眼盡是一片貧瘠的砂石土壤,即使晚上加夜班工作,都有揀不完的石頭,經過兩年的努力,還是沒什麼收成,到了最後關頭,只好放棄揀石頭,改用「客土」的方式,就是把原有的石頭與砂土,用怪手整理挖掘起來,載運到別的地方,再從外地運來較好的土壤回填,如此一番折騰後,才能順利種出蔬果。
由於先天條件不足,最早期栽種生產的農作物,只有絲瓜、苦瓜、花生,到處是光禿禿的情景,也因農場的住眾不多,在人少事多的情形下,耕種的工作就倍覺辛苦。
經過日夜不斷辛勤的開墾荒地耕作,在慢慢摸索中一步步學習成長,現在放眼農場四周環境,各式蔬果遍植田園,自然生態野趣十足,這些都是一鏟一鋤、一點一滴汗水累積而得到的成果。
農場施用的肥料,是向台糖的糖廠購買蔗渣,加上豆粕、米糠等,經發酵過後製成堆肥,使用菸葉水、辣椒液或苦楝油,來防治蔬果的病蟲害,至於田間的雜草,則完全依賴人工割草,或以徒手拔除,因而獲得「中華有機農業產銷經營協會」有機認證。
從荒蕪原野開墾建設,到有現在的蔬果收成與設備,除對佛法與有機淨土的堅定信念,這一路辛苦走來,也感謝菩薩在冥冥之中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