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龜計畫 首種有機莧米

 |2015.11.21
2764觀看次
字級
莧米猶如花穗,一串串曬乾後不需脫殼就可烹調入菜。圖/凌筠婷

【本報彰化訊】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黃慶祥一○一年退休後回到故鄉二林鎮,推動「田龜計畫」,以有機方式種植雜糧,希望幫家鄉農作轉型。至今有四名平均年齡六十八歲的老農加入,已有兩甲半的田地有機種植養生全榖,包括紫米、小米、蕎麥、薏仁、紅藜等,今年第一次試種「莧米」,顆粒比小米還小,但聽說營養價值相當高。

「田龜計畫」在彰化縣二林鎮推動已經兩年多,計畫召集人黃慶祥堅持以有機、輪作的方式種植雜糧,「因為我本身是糖尿病患,但我不願意用藥物治療,我相信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是最好的」,他一開始先試種水耕薏仁失敗,接著又嘗試種了紫米、蕎麥、紅藜,都有不錯的成果,每年一收成就被網友訂購一空。

黃慶祥今年首次嘗試種植俗稱「莧菜籽」的「莧米」,其實就是莧菜的種子,在一人高的莧菜株頂端,猶如花穗般一串串。他說莧米是古代的穀物,稱為「偽穀類」,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又稱為「穀后」,不但好種植且營養價值高,「我親身試驗,吃莧米對我的血糖影響比米飯少得太多」。

但因今年第一次栽種,對病蟲害防治方式還不清楚,不但種植行距過近,葉片也都被昆蟲吃光光,產量還無法估計,且因莧米體積太小,曬乾之後整穗拿起就會落下,風一吹就飛走,「但好處就是不需脫殼,直接可煮,撒在沙拉中可增加甜味」。因今年的收成不好,黃慶祥打算將今年的收穫分送給過去幾年的VIP客戶試吃,明年再接再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