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月底登場,英國政府宣布在二○二五年前關閉所有燃煤發電廠,並提議最快自二○二三年限制燃煤電廠的使用。分析家認為,英國政府有意藉此顯示該國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領導地位。
燃煤發電提供英國約二成八的電力,但是環保與公衛界有很深的疑慮。「綠色和平組織」同日發表的調查宣稱,英國終止燃煤發電十年後的二○三五年,可減少三千八百名早產兒夭折、避免五十萬個工作天的損失、六十七億英鎊(約新台幣三千三百四十億元)的相關醫療費用。超過一百萬名兒童和一百七十萬名成人可免於肺部疾病。
長期鼓吹用天然氣讓供電多元化,更主張開採地底頁岩氣的拉德表示,依賴高汙染的燃煤發電是「墮落的」。拉德說:「像英國這樣的先進經濟體仰賴已經運轉五十年的燃煤電廠,是不可以的。讓我把話說清楚:燃煤發電不是未來。我們要打造適合二十一世紀的能源基礎建設。」
拉德今年上任以來,刪減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政府補助,要求相關技術的成本效應要更高。
拉德宣示,天然氣與核能將是新的發電樞紐,訂出燃煤電廠的落日條款,是要讓「計畫興建天然氣電廠的業者知道,不用再擔心會受到燃煤排擠」。
英國共有十二座燃煤電廠,已經計畫明年底前要關掉三座,等於未來還有九座要處理。
燃煤發電在英國能源占比正在下降,但今年第二季仍占百分之二十以上,天然氣占百分之三十,再生能源占百分之二十五點三,核電占百分之二十一點五。
對於政府的宣布,燃煤發電議題的正反陣營都有意見。環保人士抱怨發電重心移往核能和天然氣,而非風力和太陽能。能源業界人士則擔心,英國備載容量低,今秋供電吃緊到全國電網必須緊急要求業者增加供電才避免供電不足,再生能源的供電量不夠穩定,替代燃煤電廠的速度恐怕不夠快。
興建天然氣電廠所費不貲。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目前只有一座大型天然氣電廠在興建中,另一座電廠去年獲得補助,但還在找金主。英國宣布要蓋新的核電廠,最快也要到二○二五年才開始運轉。
倫敦投資管理顧問公司分析師文凱特斯瓦蘭指出,英國政府的宣示其實是在氣候峰會前裝模作樣:「新核電廠的進度延後,也沒有在蓋新的天然氣電廠,趕著讓燃煤電廠除役似乎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