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唐到未來、由台灣、香港到西藏與澳洲,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影片的五部電影,儘管時空不同,卻都以跨越為主題,《刺客聶隱娘》、《山河故人》是人事已非的跨越;《塔洛》、《踏血尋梅》是文化與社會環境的跨越;《醉.生夢死》更想藉酒跨越愛恨交織的現實。圖/資料照片、金馬影展、光點影業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從大唐到未來、由台灣、香港到西藏與澳洲,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影片的五部電影,儘管時空不同,卻都以跨越為主題,《刺客聶隱娘》、《山河故人》是人事已非的跨越;《塔洛》、《踏血尋梅》是文化與社會環境的跨越;《醉.生夢死》更想藉酒跨越愛恨交織的現實。
本屆金馬兩部台灣電影《刺客聶隱娘》、《醉.生夢死》都來勢洶洶,分別入圍十一項與十項,前者淡遠、後者濃重,規模懸殊。
《刺客聶隱娘》/來勢洶洶
導演侯孝賢是金馬常客,曾以《悲情城市》奪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但他的電影竟從未獲頒金馬獎最佳影片,無怪乎他曾半開玩笑表示,「金馬獎是最難拿的獎。」不過早將得獎與否看開的侯孝賢,今年新作《刺客聶隱娘》是最佳影片呼聲最高的一部。
《醉.生夢死》/凌厲聲勢
張作驥曾以《美麗時光》、《當愛來的時候》兩度贏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此次《醉.生夢死》雖未超越《當》片的十四項入圍紀錄,但從柏林影展以來,佳評不斷,又挾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之凌厲聲勢,問鼎金馬。
《塔洛》/內斂飽滿
《塔洛》被視為今年金馬獎最可能竄出的黑馬,該片曾在今年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曝光,敘事節奏和緩,內斂飽滿、寓意深刻,黑白攝影捕捉高原群山的蒼茫和小鎮現代化的景象,別有荒涼的氛圍。寫實為基底,但無論背誦毛語錄、未斷奶的羊羔…處處是隱喻。
《山河故人》/宏觀批判
《山河故人》有導演賈樟柯一貫對大陸政治經濟轉變影響的觀察。《山河故人》以十五年為單位,由一九九○年代跨入二○二五年,描述女主角由少女、失婚到中年等三個人生階段,旁及於貧困的故鄉友人、白手起家發達又移民海外的丈夫,企圖宏觀批判。
《踏血尋梅》/血腥詩篇
同樣觸及離鄉背井的遭遇與艱辛的《踏血尋梅》,看似殘忍凶殺案為主軸的港產奇案片,實有更深遠的企圖。
翁子光編導的《踏血尋梅》,改編自香港真實凶案,描述少女慘遭分屍的前因與經過,在警探追查下,內心虛無導致行為失控的真相逐步顯影,是一首獻給香港回歸後底層年輕人的血腥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