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艦難過 澎湖海域國家寶藏豐厚 |2015.11.17 語音朗讀 39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水下考古人員在海中發現山藤丸遺跡。 圖/文資局提供 S.S.Bokhara商輪遺址採集到一八七七年墨西哥錢幣。 圖/文資局提供 原屬清廷的巡洋艦「廣丙艦」。圖/文資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蔚藍的台灣海域深埋著巨大的「國家寶藏」。根據史料,從荷蘭據台時期開始算起,在台灣附近海域發生的沉船數目逾四百件,這些沉船帶給台灣豐厚的水下文化資產;深埋海底的名艦背後更是充滿故事。澎湖不但是發生沉船比例最高的海域,更堪稱是日本軍船(含軍艦及運輸船)最「難過」的關卡。 在二戰期間,遭美軍擊沉的日本軍艦,除了山藤丸,還有二三南進丸、御月丸、淺香丸。在澎湖海域遇暴風雨觸礁的則有滿星丸等。 文化部文資局近十年來委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進行台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累計已經發現確認了七、八十處沉船遺址。 最離奇的是,戰功彪炳的日本巡洋艦「松島艦」,曾參與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及乙未登台戰役等無數戰役。沒想到,一九○八年松島艦載運海軍學校學生實習途中,停泊在澎湖馬公港時,竟因彈藥庫爆炸沉沒。 為什麼澎湖這關那麼「難過」?湯熙勇分析,澎湖是日軍南進政策下的主要基地,為了阻撓日本對駐東南亞的日軍進行運補,澎湖因而成為美軍空軍出擊的重點。 澎湖也是從東北亞通往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當地風災多、暗礁多、海流強又變化多端,因此高居沉船殺手第一名。一八九二年在澎湖姑婆嶼附近發現的英國S.S. Bokhara商輪沉船遺址,被澎湖民眾封為「王子船」。因為船上曾撈起皇冠及大量十九世紀墨西哥金銀幣。 沉船多讓澎湖擁有豐厚的水下「國家寶藏」,臧振華認為,澎湖有條件發展「沉船博物館」,已建議文資局在澎北、澎南三處沉船遺址設沉船博物館,進一步發展水下觀光。 國際上發展沉船博物館已有不少成功帶動觀光產業的案例,如瑞典VASA沉船博物館自一九九○年開館以來,已吸引逾二千萬人次到館,其中八成是外國遊客;台灣若要發展沉船博物館顯然有一段長路要走。文資局目前正舉行「潛進歷史─水下考古主題展」,將展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前一篇文章 12月1日起 高鐵新3站優惠 台鐵89班次微調 下一篇文章 世界中文報業年會 福報恭逢其盛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西拉雅部落學校 傳承文化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鳳凰將轉中颱 下周二雨勢最大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彰濱海上光電板火警 環團促追查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