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瑄/雲林縣正心中學
「小水鴨出生在北方的大地上,為了躲避嚴峻的長冬,他們每年都必須展開為期數月的千里跋涉,抵達台灣這個度冬聖地……」記得小時候,曾祖父總是輕輕的把我放在他的腿上,溫柔的說著故事。小水鴨的寒冬歷險,我總是聽不膩,因為有曾祖父滿滿的愛溫暖著我。
上了幼稚園後,曾祖父常帶我到佛光山「雲水書坊」的大林講堂據點借書,曾祖父常說:「在這偏鄉裡,有星雲大師懷抱著莊嚴、悲憫的心對待村民,給予知識的寶庫,我們要心存感恩,努力學習才是。」所以,每到假日,我們曾孫倆常常是據點借書的常客。
「小妹妹要常跟阿祖來唷!」一張張笑盈盈的臉孔,伴著滿滿的歡喜心。每次和曾祖父走出講堂,我總捨不得離開而頻頻回眸,而師兄、師姐總以慈眉善目的微笑目送著我,這是屬於我和曾祖父的幸福回憶。
雖在樹蔭下看書是件樂事,但中南部的豔陽卻像蠍子般螫著我的皮膚,微微刺痛。今年的乾旱讓原先該是梅雨季的節令,下不了雨,大地枯瘠,民眾只能「望梅止渴」!但上蒼似乎聽見了人民的祈求,天邊漸漸飄來絲絲小雨,不久淅瀝淅瀝的轉為滂沱大雨。望著外頭傾瀉而下的雨滴,講堂裡的淑娟師姐說:「真是感謝上蒼,這陣雨雖然帶來一些不便,但田裡的老農們,應該正享受上天賜予的甘霖雨露吧!」
謝謝雨水,滋潤大地萬物;謝謝土地,長出稻穀蔬果;謝謝泥土謝謝風,帶來了動力,傳播了種子;謝謝陽光,帶來了溫暖;謝謝空氣,讓我們得以呼吸生存;謝謝農夫辛勤耕種,讓我們享有甘甜的飲食;謝謝你,為我們服務;謝謝……。這「謝謝」似乎是「雲水書坊」裡的溫馨小語,襯著盈盈笑顏的師兄師姐,這滿堂的心頭暖意,驅走了外頭溼漉漉天氣所帶來的不適。
曾祖父摸著我的頭說:「吃人一口,還人一斗。」他略帶感觸,娓娓說著。在這偏鄉裡,因為有星雲大師的慈悲,用歡喜悲憫的心,打造閱讀的講堂和行動知識寶庫,才能讓在鄉下的我們汲取知識的養分,更感受著人間溫情。有道是:「做人不忘本,受施慎勿忘。」望著曾祖父眼底的慈悲,我轉頭望向講堂裡的師父法像,感受著「知恩、感恩、謝恩」的感動。人間處處有溫情,時時常懷感恩心。曾祖父的話似乎呼應星雲大師的理念,讓我們的生命,因為閱讀、因為愛,開始翻轉了!
韶華易逝,光陰荏苒,時光無情的在曾祖父臉上刻畫出滄桑的痕跡。望著躺椅上熟睡的曾祖父,這慈祥的笑容以及說故事的認真神情卻始終如一。我喜歡聆聽曾祖父在講堂訴說著生命故事,細細品嘗他人生的智慧結晶。那好學的態度,正如菩薩對世人的慈悲,以飛鳥展翅般的「雲水書坊」行動圖書車,載著滿滿的圖書和無限的希望,把書香和關愛傳送全國各地,讓愛的種子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