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閱讀古典小說和戲文,看見古人的說話用語和今人不同,而那詞彙對我們而言,既新奇又生動,亦能使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西遊記》第二十回寫道唐三藏某日在傍晚時分,要悟空到附近人家去請求暫時借住一宿。
八戒聽說要休息了,立刻笑道:「說得是,說得是!我老豬也有些餓了,趕緊到那戶人家去化些齋來吃,才有力氣,好挑行李啊!」孫行者當場譏諷師弟道:「你這個戀家鬼,離了家才幾日,就心生抱怨!」八戒冤屈得很,反駁道:「哥啊,比不得你這喝風呵煙的人。我從跟了師父這幾日,長忍半肚饑,你可曉得?」
這裡的意思是說:豬悟能肥胖,需要大量的飲食,才有飽足感,可是西行一路上他卻總是處在肚子空空、半饑餓的狀態下,那種痛苦是孫悟空這種只需喝風、喝煙,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可是三藏聽了悟空的譏笑,卻不明究裡地訓責道:「悟能,你若是在家心重啊,就不是個出家的人了,你還是回去吧!」那獃子慌得跪下央求道:「師父,你莫聽師兄之言,他有些贓埋人。我不曾抱怨什麼,他就說我抱怨。我是個直腸的痴漢,我說道肚內饑餓了,好尋個人家化齋,他就罵我是戀家鬼。師父啊,我受了菩薩的戒行,又承師父憐憫,情願要服侍師父往西天去,誓無退悔。怎麼說我不是出家的人?」
「贓埋」是元代以來通俗小說和戲曲裡常見的口語詞彙,就是栽贓、坑害的意思。例如:元代李行道的雜劇《灰闌記》裡,描寫一位富翁馬均卿娶了張海棠為妾,張海棠生了一個兒子。後來馬均卿的正妻便毒害了親夫,反過頭來誣陷張海棠。同時為了謀奪家產,正妻又謊稱海棠之子是自己親生的。
張海棠原本口口聲聲喊冤,不料卻遭到反問:「你合毒藥,謀死員外,也是我贓埋你的?」府衙遂將海棠屈打成招,判為死罪。幸好這樁案件送到了包拯手裡,他推詳案情,使用「灰闌計」,以證明海棠才是孩子的親生母親。包公於是為張海棠昭雪了冤屈。
而《西遊記》裡,豬悟能才說了一句:肚子餓了,要吃飽飯,才有力氣挑行李。卻遭到大師兄無情的栽贓,說他想回家了,又說他心生抱怨。這唐僧耳根子一軟,差點要將悟能逐出師門。孫悟空「喝風呵煙」與「贓埋」人的本領,還真是教人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