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尋黑鳶而放棄教職的沈振中(見圖/中央社),用二十年日夜觀察,紀錄片「老鷹想飛」帶領觀眾深入老鷹的心靈與社群,導演吳念真更是獻聲相挺。
【本報台北訊】為了追尋黑鳶而放棄教職的沈振中,用二十年日夜觀察,紀錄片「老鷹想飛」帶領觀眾深入老鷹的心靈與社群,導演吳念真更是獻聲相挺。
從一九九二至二○一二年,沈振中用人生中最精華的三十八到五十八歲為老鷹寫傳記,為了尊重及不干擾老鷹的正常生活,他選擇不分日夜、長時程的遠距離觀察方式,深入老鷹的心靈與社群。
一九九一年沈振中因為經歷基隆外木山一群黑鳶因棲地破壞而消失,隨後他放棄十年的教職生涯,立志為黑鳶立傳,二十年來全職投入尋找昔日普遍易見的黑鳶,及他們在台灣消失的原因。
沈振中在民眾的支持下完成黑鳶二十年的守護計畫;在台灣猛禽研究會、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幫助下,執行黑鳶的族群普查與生態行為研究。
導演梁皆得也耗時二十三年完整記錄拍攝而成「老鷹想飛」,帶領觀眾進入生命同源的最真、最原始的心靈。吳念真也為「老鷹想飛」獻聲相挺,全片旁白由他一手包辦,配樂則由林強操刀,二十日全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