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心莫老 銀髮族養老有道

周宏昌(嘉義市/照顧服務員) |2005.10.08
218觀看次
字級

這一陣子,需要到家服務的獨居老人案子增多,苦於照顧服務員的人手有限,照護服務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窮於應付,但我們還是盡力而為,略盡綿薄之力;夥伴們戲稱現階段的付出是為了養老鋪路,期望自己年老時也有人陪侍在側。

主計處預計我國於民國一百零七年邁入高齡化社會,屆時每一百人中就有十四名老人;老年人口增加,首要解決的就是醫療保健、安養照顧、經濟支援等與銀髮族們最切身的問題。有兒孫提供照顧的老人家面對的問題較為單純,眾多孤苦無依的獨居老人,面臨的問題則更為艱困。

雖然現在各縣市社會局結合社區志工,以送餐服務、關懷訪視、電話問安及帶領活動等方式來服務貧苦無依的老人家,讓弱勢老人就近獲得社區照顧,但不可諱言的,各種不同層面的老人問題,單單仰賴社服單位只是杯水車薪,老年安養必須從制度面、家庭面及個人生涯規畫做起,才能周全而有效。

據筆者服務老人的經驗來說,什麼才是「老」?活動力衰退、反應力變差、適應力不佳?還是健康不再、工作不再、老友不再?這些的確是會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但真正的「老」其實是一種個性的表現、生活的態度和學習的方式。

一個故步自封、對生活不滿意的人在心智上比較早衰;堅持依老方法做事,害怕學習新事物的人也衰退的比較快;情緒起落大、經常焦慮、過度煩憂的人,比一般人容易走下坡;晚睡晚起、暴飲暴食、又不運動的人更容易退化。只要有上述個性上、心態上和生活上的表現,無論出現在那個年齡層,都是一種「老化」,所以真正的「老」,不單指生理機能的退化,更是心理層面健康與否的反射。

又快到重陽佳節,期盼每個人保有年輕心態,遠離未老先衰。

如果行有餘力的話,不妨走入銀髮族群,噓寒問暖一番,相信受益的反倒是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