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龍田神社 中日重建首例

 |2015.10.29
2944觀看次
字級
龍田神社(圖)是台灣第一座遺跡重建的日本神社。圖/李蕙君
圖為日治時代龍田神社舊照。圖/李蕙君

【本報台東訊】距今八十四年的台東縣鹿野鄉龍田神社遺跡,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出資八百萬元、歷經兩年中日工匠合作重建,成功還原歷史原貌,昨天落成揭幕。這不但是台彎光復後首座台灣工匠與日本宮大工合作打造的日本神社,也是第一座神社遺跡原址重建作品,別具意義。

龍田村在日治時期是日本移民村,一九二三年日本村民尋求宗教慰藉,由台東製糖會社出資、日本移民出役打造一座龍田神社,供奉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等三尊屬於當地土地與自然之神;一九三一年神社遷移到現今的崑慈堂旁。

縱管處長洪東濤表示,台彎光復後龍田神社不再使用,損毀老舊僅剩一座基台,長年淹沒荒煙蔓草中,還有人在基台上搭鐵皮;兩年前鹿野鄉公所找上該處協商重建,恢復昔日神社風采。

修建神社範本

參與重建的中冶環境造形顧問郭中端表示,工程最難之處在日本神社建造工法不易,目前在日本也僅餘一百多名專門建造日本神社的「宮大工」有此精緻木工技術;因緣際會,透過提供檜木的日本木材社長水口尊牽線,得以獲日本宮大工匠師山本信繁、堀口雅治協助,完成該項工程。

郭中端說,這座神社的建造木材皆取自日本,重建於原有基台上,完工後對歷史、建築界來說都有重大意涵,「這裡是未來神社修建的一個參考典範」。洪東濤強調,長達兩年的歷史考據、規畫、設計及監造工作結束,特別選在昨天落成揭幕,因為這個日子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鎮座日。

開啟觀光契機

龍田神社早年每逢祭典,連學校教職員、學生都得特別帶隊來參與盛會,村民結婚、徵召入伍前也都會在此舉辦盛大儀式;昨天許多村民、台東文史工作者都來參與神社落成儀式,宛若回到早年熱鬧的景象。一群婦女群聚參觀拍照,讚賞地說「好雅緻」。

龍田村長陳濯源說,這座神社是村莊新地標,開啟當地觀光新契機,也能成為台東最具歷史意義的景點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