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悶青春 拒絕未來的小子

文/田村毅 |2015.10.27
1853觀看次
字級

文/田村毅

Q

孩子對我說:「我無法思考未來的事情。我什麼都不想思考,也不想做任何事。」

然後就突然開始整天窩在家裡,足不出戶,最近還抱怨說:「無法為孩子打造良好溝通環境的父母最差勁」、「都是學校的錯」、「社團成員是壞人」,把所有的原因歸咎於他人身上。

一跟他聊未來的事,他就發飆,不跟我說話。我知道孩子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要花時間耐心處理,可是我無從知道他的真心,根本不曉得該如何處理才好。

A

當孩子處於孩童心態(自我全能感)時,認為失敗的責任不在於自己,而在別人身上。孩子因為能力不足,無法自己承擔責任,需要身邊的守護者保護;因此,當他遇到挫折,就會怪罪旁人,認為是別人沒有善盡照顧的責任。

當兒童心理成長轉換為成人心理後,就會懂得自我負責。這樣的態度最重要,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為了能在世間獨立生存,一定要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青春期正是培養自我保護能力的時期,遇到挫折時,就是培育成人心理的契機。不過,這也可能造成孩子的退縮,因為他承受不了痛苦,便將責任推給旁人,再回到凡事無能為力的兒童心理狀態。

可是,一旦能夠克服挫折,設法度過難關,就能更有自信,即使在必須面對挫折時闖關失敗,也有自信最後可以度過難關,不放棄任何希望,勇往直前。

那麼,回到原本的問題吧!現在您的孩子將責任都推給別人,這正是他由兒童心理轉換為成人心理的最佳機會。

「無法為孩子打造良好溝通環境」正是解決問題之鑰,您就從現在開始,為孩子打造可以無障礙溝通的環境吧。雖然雙親不認同這句話,但在孩子心裡,他是這麼想的。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請父母親耐心傾聽孩子說話吧!

「都是學校的錯」──發生了什麼情況,讓孩子這麼說?社團成員很壞又是怎麼回事呢?聽孩子說說吧,在傾聽時不要說「你說錯了」,千萬不要否定孩子,首先要全盤接受孩子說的話,試著了解他的內心及想法。

讓孩子說完所有的話後,再跟他聊未來的事。您可以問他:「你真正的計畫是什麼?」如果父母叫他上學,會變成是保護者對他下達指令,並非他心甘情願想做,所以不要這麼說,而是問他:「你自己有何計畫?」讓他說出心裡的想法。即使他回答:「我沒法想,也不想去想。」您絕對不能就這樣接受了。父母可以接受孩子的心情,但為孩子鋪路是父母的責任。

雖然孩子說「不想去想」,您還是要溫柔地、語氣明確地告訴他:「不能什麼都不想。對現在的你而言,未來非常重要。未來不是雙親給你指示,而是你要自己去思考與計畫。我能體會你什麼都不願意想的心情,但還是要想想看。我不會對你發脾氣,我會耐心聆聽你的想法。」請雙親不要急,拿出耐心,花時間套出孩子的真心話。

孩子知道雙親願意傾聽,會覺得很安心,因而產生想要克服難關的勇氣。

(本文摘自心靈工坊出版的《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指南》一書)

何謂繭居族?

1. 與社會疏離,也就是不願意跟學校、職場等家人以外的人來往。

2. 基於上述心態,最後變得整天窩在家裡。就算出門,也只是去便利商店或超市,交際範圍狹隘。

3. 這樣的情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大約持續半年以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