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財力 經濟能力可及的收藏 暫時保管

李碧華 |2015.10.24
1059觀看次
字級
姚謙思考中,看到自由知足,一點都不寂寞。圖/姚謙

文/記者李碧華

為《典藏投資》雜誌撰寫專欄的姚謙面對「藝術收藏者」稱號,總尷尬地笑著而不知如何回應,「真是慚愧,沒有太多嚴謹的學術性,也沒有可以分析推算的投資前瞻性,憑的只是經驗而已。」

面對經濟能力可及之內帶回家的藝術品,姚謙珍惜的認為自己只是「暫時」保管者,此刻,可以近距離去感受,延伸閱讀相關的資訊,去換個腦袋、換個心情,並且有充足的能量再回到真實的生活裡,頻繁得像吃飯、睡覺、呼吸般。

「優遊藝術世界對我來說,是一件幸福與不可測之事,這樣的形容有一點像在探險吧,與一個以為知道但是又充滿著不可測的世界之間的關係。」姚謙說,一張掛在家中牆上多年的創作,重複對望,就能與自己生命成長歷練上相互對照。

「沈浸在發呆、閱讀,或者無目的的思考中,看到自由與知足,原來一點都不寂寞。」因為藝術就在不遠處,它在昨日、也在明天,非常親密而忠誠的陪伴著姚謙──這位著名的詞曲創作家。

莫大的樂趣

●收藏前需要先思考,每次決定收入一件藝術前:再想一次收藏的原因。

●參與藝術活動是一件花費不大、適合放在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通過文化對照的方式,看到別人的生命和屬於時代的表達。

●收藏行動的旅行途中,會逛美術館買畫冊,然後交叉閱讀。

●質材其實只是平臺,藝術收藏沒有國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