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謙思考中,看到自由知足,一點都不寂寞。圖/姚謙
文/記者李碧華
為《典藏投資》雜誌撰寫專欄的姚謙面對「藝術收藏者」稱號,總尷尬地笑著而不知如何回應,「真是慚愧,沒有太多嚴謹的學術性,也沒有可以分析推算的投資前瞻性,憑的只是經驗而已。」
面對經濟能力可及之內帶回家的藝術品,姚謙珍惜的認為自己只是「暫時」保管者,此刻,可以近距離去感受,延伸閱讀相關的資訊,去換個腦袋、換個心情,並且有充足的能量再回到真實的生活裡,頻繁得像吃飯、睡覺、呼吸般。
「優遊藝術世界對我來說,是一件幸福與不可測之事,這樣的形容有一點像在探險吧,與一個以為知道但是又充滿著不可測的世界之間的關係。」姚謙說,一張掛在家中牆上多年的創作,重複對望,就能與自己生命成長歷練上相互對照。
「沈浸在發呆、閱讀,或者無目的的思考中,看到自由與知足,原來一點都不寂寞。」因為藝術就在不遠處,它在昨日、也在明天,非常親密而忠誠的陪伴著姚謙──這位著名的詞曲創作家。
莫大的樂趣
●收藏前需要先思考,每次決定收入一件藝術前:再想一次收藏的原因。
●參與藝術活動是一件花費不大、適合放在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通過文化對照的方式,看到別人的生命和屬於時代的表達。
●收藏行動的旅行途中,會逛美術館買畫冊,然後交叉閱讀。
●質材其實只是平臺,藝術收藏沒有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