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從抵達機場開始便接受高規格接待,更乘坐金馬車前往白金漢宮,連平時鮮少露面的菲利浦親王也陪著習近平走過衛兵隊伍。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習近平訪問英國,經貿合作是主軸,英國政府十九日表示,習近平訪英期間將和英國簽訂多項經貿合作協定,價值總計超過三百億鎊(約合新台幣一兆五千億元)。
英國首相卡麥隆辦公室宣布,習近平訪英期間,中英簽訂的合作協定涵蓋零售、能源、金融服務及航太等領域,為英國創造三千九百個就業機會。
卡麥隆說:「這將是英中關係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我們兩國的貿易與投資日益成長,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連絡也非常強。」
討論中的一項重大協議,是英國要蓋十年來第一座新核電廠,是坐落英格蘭的欣克利角核電廠,斥資兩百四十五億鎊,中國將在這項計畫裡扮演關鍵角色。
另外,卡麥隆將陪同習近平走訪曼徹斯特。
中英新簽的一些協議,宗旨在促進英國政府布局的「北方發電廠計畫」。
中國近年來藉由經濟力量成為國際政治舞台不可忽略的要角。這股力量究竟多強大?英國廣播公司(BBC)不久前刊文指出,英國對習近平的高規格接待,「與其說是表達對一個大國領導人的敬仰,不如說是對財神爺的敬畏。」
文章表示,從披薩店到核電廠,中國正以充沛的人民幣力量一步步買下英國。當今英國市場上「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正被「中國擁有(Owned by China)」的潮流取代。
對於習近平在一個月內接連訪問美、英,有分析說,北京迫切希望透過外交手段打破中國崛起面對的困局,訪美是基於「增信釋疑」,訪英除了經濟因素,更有從戰略層面進行拉攏的意味。中國面對美、日的外交壓力,需將歐洲作為外交突破口。
隨著人民幣重要性愈來愈高,倫敦想維繫傳統金融中心領先地位,必須藉人民幣扶持,搶占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商機。
倫敦多年來希望成為歐洲人民幣離岸中心,卻面對法蘭克福、紐約競爭,這兩年因此積極爭取大陸金融業。
大陸正爭取讓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若能透過倫敦等人民幣離岸中心把影響力延伸到歐洲,甚至全球,人民幣便更有本錢和美元抗衡。
英國與大陸因人民幣而關係愈來愈緊密,正是互蒙其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