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寶石釉交趾陶 佛館看得見

 |2015.10.17
3497觀看次
字級
吳榮交趾陶作品〈千嬌百媚〉(微笑),神情精緻細膩。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吳榮交趾陶作品〈地藏王菩薩〉,只憑不同的土質,燒成膚色與白色再加上透明釉,展現出菩薩的慈悲心。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吳榮交趾陶作品〈舞天動地—齊天大聖〉,表現出人物神氣活現的性格。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本報高雄訊】交趾陶的藝術創新你看得見!藝術家吳榮突破交趾陶的界限,透過各種釉料的研發與雕塑技巧的創新,以及多元的創作理念,使交趾陶成為台灣獨有的文化,更讓傳統技藝跟著當代藝術繼續傳承。

曾獲文建會頒授「民族工藝獎」的吳榮,師承嘉義交趾陶大師林添木,作品細緻溫婉,人物系列作品尤為精采。「疼惜台灣交趾陶—吳榮特展」今日下午二時在佛陀紀念館二樓第三展廳開幕,展期至明年一月三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全年無休、免費參觀。

源自唐三彩的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清朝時期從唐山到台灣,為中國南方與台灣傳統中式建築的裝飾,主要在民間發展與延續,早期常見於寺廟及建築上,訴說忠孝節義或古聖先賢故事的工藝媒材。

一九八○年代,廟宇翻修時所拆除的交趾陶在骨董市場逐漸流通,因而廟宇的交趾陶剪黏師傅開始轉向製作交趾陶藝品,一時蔚為風氣,只是後來創作題材受限於傳統,少有新意,遂逐漸沒落。如今交趾陶多以藝術創作為主,題材以人物或獸類居多,工法繁複精緻且多彩繽紛,為其他陶藝造型所不及。

吳榮三十五年的創作經驗,使對交趾陶的製作更有所堅持,從練土、成形、挖空、陰乾、素燒、製釉、上釉到釉燒等步驟,耗費的時間往往是數個月甚至數年,而他堅持以「寶石釉」技法詮釋製造,只要稍有瑕疵,就忍痛割棄,憑著這股熱情和執著,他日以繼夜地從事交趾陶研究工作,並且從傳統的定位出發,賦予交趾陶工藝新形態,結合傳統與創新中,讓交趾陶不再只是廟宇點綴的飾品,而是屬於台灣的獨特藝術。

其作品如〈齊天大聖〉、〈鐵扇公主〉,表現出人物神氣活現的性格,以高難度立體結構、「寶石釉」技法結合時代性與藝術性,而〈地藏王菩薩〉只憑不同的土質,燒成膚色與白色再加上透明釉,展現出菩薩的慈悲心。另一件作品胭脂水粉仕女陶偶〈巧妝〉,更是在交趾陶界最具代表性,其面容姣好、神情細膩精緻宛如真人,將女性怡然自得的身段表現無遺。

在佛館第三展廳展出近五十件的作品,新作〈雲兒〉結合傳統與創新的獨特新意,將人物角色重新詮釋,塑造出與以往大相徑庭的造型,呈現出季節的生機與活潑,帶來新季的童趣,也讓交趾陶在藝術史添上新的一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