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究竟在何處一直有不同的解釋。有教授說:「如果和龍城挨上邊的,還真不是李廣,是衛青。」《史記》說匈奴:「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蘢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馬肥,大會蹛林,課校人畜計。」
《漢書》裡籠、蘢、龍互用。問題是《漢書》說:「而單于庭直代、雲中。」表示單于居住之地已經進入長城之內了。漢武帝時第一次出擊匈奴是:「漢使四將各萬騎擊胡關市下。將軍衛青出上谷,至龍城,得胡首虜七百人。」所謂「漢時關」,漢朝在關塞處設關市。衛青殺敵的龍城,也在上谷附近的關市下,其地當在代郡一帶。匈奴人居無定所,但也有單于庭(較長期駐驛之所);清人胡林翼說衛青所至之龍城:「在今察哈爾左翼旗界,非慕容氏之龍城也。」慕容氏之龍城是前燕慕容魷以「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地」所築之城,匈奴人的龍城是不用築城的。
李廣曾任邊塞處多個郡的太守,他也許沒有直接打到過匈奴的龍城,但說他與曾經的龍城挨不上邊,就說不過去了。《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說:「匈奴俗,歲有三龍祀,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按照北魏崔浩的說法是:「西方胡皆事龍神,故名大會處為龍城」;班固的〈封燕然山銘〉說:「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後世便將龍城、龍庭、龍祀混為一談。
匈奴祭祀先人,大概在龍城附近的墓地舉行,其他龍祀在龍庭。漢昭帝時,徒居上谷至遼東塞外的烏桓,「發匈奴單于家墓,以報冒頓之怨。」那裡是匈奴冒頓單于「盡取蒙恬所奪匈奴地,而王庭列置於幕南」的地方。各部落有王庭,單于的庭則為龍城,龍庭就在龍城內,也是可以想像的。匈奴單于在元朔六年接受了趙信「益北絕幕」、「無近塞」的建議,元狩四年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始元二年左賢王、右谷益王「不復肯會龍城」;神爵二年,右賢王「會龍城而去」,這時龍城遷到了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