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一書裡,觀音菩薩收伏紅孩兒的過程,同時也是祂藉機教育孫悟空的過程。表面上看,菩薩降拿紅孩兒與孫悟空這兩個野性十足,又不受管束的頑童,其所使用的法寶如出一轍,分別是金箍兒與緊箍兒。菩薩先是哄騙他們,等他們上當之後,再予以箝制。
然而事實上在第四十三回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菩薩在這兩個盡情撒野的叛逆小子身上所施行的教育,仍是有所區隔的。
祂要紅孩兒一步一拜走向落伽山,成為自己的貼身使者,以收感化之效;卻對於孫悟空寄予了希望他慈悲為懷,並能遠征西天拜佛取經的厚望。足見菩薩也是教育者,因材施教,使他們通過自己的稟賦各自修練,以求成正果。
聰明如紅孩兒,他很清楚菩薩用的並不是真刀真槍,而是迷幻的法術。因此他得以毫髮未傷,腿也不疼,是故便又野性大發,綽起長槍,刺向菩薩,一邊說道:「你哪有什麼真法力?原來是掩樣術法兒。我不受戒,看槍!」此一舉動,恨得孫行者掄鐵棒就要打。
但菩薩卻勸阻道:「莫打,我自有懲治。」只見祂從袖中取出一個金箍兒,說聲:「變!」即刻變作五個箍兒,望童子身上拋了去,喝聲:「著!」這五個箍兒,一個套在他的頭頂上,兩個套在他的左右手上,另兩個套在他的左右腳上。菩薩隨即念咒。那妖精登時痛得搓耳揉腮,攢蹄打滾。
菩薩念了幾遍咒語,才住口,那妖精就不疼了。但是他想要拔除那些箍兒,卻又絲毫褪不得,只是愈拔愈痛。惹得行者笑道:「我的乖乖,菩薩恐你養不大,與你戴個頸圈鐲頭哩!」
那童子氣起來,又綽起長槍,望行者亂刺。菩薩便將楊柳枝蘸了點甘露,灑去,說聲:「合!」只見童子頓時丟了槍,雙手合掌當胸,再也放不開了。此時方知菩薩法力深微,於是納頭下拜。
觀音在指使悟空前去叫陣的時候,曾經在他的手心裡寫了一個「迷」字,這個意思是要讓悟空領悟,降妖的手段,除了硬闖狠打之外,還應多一分幽微曲折的手段。因此教他去迷惑紅孩兒,以便請君入甕。及至紅孩兒坐上蓮台,這也還是一個「迷」,尖刀本是蓮台,蓮台轉眼也可能化為尖刀,只因世人都迷,置身在敵我難分的陣仗裡,於是總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