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香港電】傳統製香業由於原料昂貴或來源取得不易,許多業者添加化學香料的結果,致使非自然的製香一經燃燒,釋出有害物質,香港理工大學十三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香港兩間知名廟宇燒香產生的致癌物「甲醛」及「苯」的濃度,都超出港環保署的規定,高峰期甚至超標八倍。理大呼籲減少燒香次數。
根據理工大學環保科技及管理研究中心,到香港兩間廟宇蒐集空氣樣本,分為平日及高峰期(農曆初一及十五日)兩組,結果高峰期都測得甲醛濃度為每立方公尺一百七十至三百九十微克,高出「香港室內空氣質素指標(IAQO)」規定,每立方公尺一百微克,超標近三倍。苯的濃度在高峰期測得每立方公尺一百四十六微克,較標準的十六點一微克高八倍。
專家指出,有的香可能是製作過程中加入膠質(Glue),燃燒時釋出有害物質,至於對人體造成何等傷害,要視不同因素。
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則建議廟宇,在高峰期間控制人流量,加以改善通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