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打禪七 在禪修中看見自己 文/知尊 |2015.10.10 語音朗讀 16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禪修。 圖/女眾學部 出坡─整理膝蓋巾。圖/女眾學部 喫茶去!圖/女眾學部 文/知尊 為什麼要參禪?星雲大師在《六祖壇經講話》提到:「禪,是要我們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說到不住生死,是要我們以般若的智慧來超越輪迴生死;所謂不住涅槃,是叫我們以慈悲心服務人間,用人間佛教救度眾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訓練學生在靜中養成,動中磨練。除了平日課堂的學習,院方每學期會安排「禪七」課程,讓同學沉澱內心、重新思考生命的方向。 柔和的燈光,寧靜的禪堂,同學們端身正坐在蒲團上,在這個離不開電子科技的時代,沒有手機、電話、電腦,在佛門感受寧靜的禪修生活,長養菩提道心,實在是難遭難遇的好因緣! 進堂的第一天,維那師父說明在禪堂的生活守則、行儀、作息時間,以及禁語等規矩,提醒大家放下外緣、放鬆身心、放輕動作,體會禪修的輕安。 每天從清晨早課香開始的第一支香,每支香別環環相扣,同學依隨著鐘板訊號及維那師父的招呼,盤腿上坐、止靜參禪、下坐跑香。 寧靜的空間,可以讓身心由動入靜,只是身靜下來了,「心」卻難調難伏,不少同學是第一次進堂,對於參禪如同久立門外徘徊的人,找不到入門的方法。學院為此禮請不同的法師來開示引導,幫助同學找到禪修的方法,安住身心,用上功夫,進而感受禪悅法喜。 即使眼、耳、鼻、舌、身不對外攀緣,但心仍在回憶過去、冀望未來之間動盪不已,常聽說過去心念已過去,不會停留,因而不可得;現在心正在剎那分別,沒有停下來,也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有生起,不知下個念頭是什麼,更不可得,正如《金剛經》中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維那師父一聲「照顧腳下」、「扣住所緣」,同學的心念頓時打消妄念。 禪七期間,期望同學在禪堂裡找到自心,人在蒲團坐,煩惱心中斷,道由心中悟,時時善護清淨念;禪七以後,期許同學能在生活中學習安住身心,拓展自己的生命極限。 學生心得 三年級/知晟 所謂「打禪七」,就是要打掉我執,斷除妄念。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禪師的開示、引導我們如何觀照念頭,打破妄念,放下過去。要能夠專心談何容易,參禪又豈能一步登天?先培養定力、專注。修行靠實踐,絕對無法空談。 二年級/知安 維那大喝:「打妄想的是誰?」我告訴自己:「進禪堂或離開都是心意造作。」此次禪七安排了許多長老和禪講師開示,漸漸明白一點所以然,把內心的執念、妄念用「明白,然後放下」的方式鬆綁,是一點收穫。古德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現在能看到自心灰塵滿布,開始知道如何去擦拭。 二年級/知西 四周幽暗佛祖明,毗盧七支上座盤。香板一敲呼吸間,思惟本來真面目。吃茶恭聽善知識,班首師父點三心。感恩調柔應善法,慚愧止慢常精進。父母師長眾生恩,佛陀慈悲恩如山。我輩當發大願心,廣度天下有緣人。 二年級/知尊 坐香時,調姿勢、調呼吸、調心境。「心」有千變萬化,「心」還在嗎?念頭如雪花般時時閃現,處處飄落,莫名的妄想生起,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數息法數不清、所緣境守不住、參話頭參不破,唯有一句彌陀佛號,平靜了心念。一心專念,安住了身心。 一年級/賴美儀 進堂的第一天很不習慣,幾天後才漸漸適應,感受到禪修的那分寧靜,並在禪修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維那師父告訴我們要把以往的自己拋掉,什麼都不是自己的,把自己挖空才能重新生活。 短期佛學班/崔伈妤 每一次盤腿,都在與「痛」較勁,慢慢發現「痛」也會過去,這世間的苦難隨著時間的流逝也都會過去。在靜坐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一呼一吸,知道生命在延續著,心中充滿感恩。 當妄念升起時,不執著,隨它去,沒有經過禪七,就不會知道自己平時有多麼浮躁。禪七後受益良多,明明白白地活了七天。 前一篇文章 禪七之大考驗 下一篇文章 第186課.課文 鏡子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叢林生活 繪畫社畫出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