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由四個民間團體組成,圖為四個團體成員代表,左起是「突尼西亞產業、貿易與手工業聯盟」主席保加瑪、「突尼西亞全國總工會」祕書長阿巴希、「突尼西亞人權聯盟」主席穆薩、「突尼西亞律師公會」律師馬赫福茲。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九日宣布,今年和平獎得主為突尼西亞民間組織「全國對話四方集團」(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肯定其在二○一一年茉莉花革命推翻突國極權政府後打破政治僵局,致力促成各方對話、維護國家安定及建立多元民主。
「全國對話四方集團」由四個突國民間團體組成,包括「突尼西亞全國總工會」(UGTT)、「突尼西亞產業、貿易與手工業聯盟」(UTICA)、「突尼西亞人權聯盟」(LTDH)及「突尼西亞律師公會」,成員涵蓋各行各業。
和平獎頒給「全國對話四方集團」,而非四個成員團體,盼突顯他們合作保護國家的向心力。諾委會主席凱西.庫曼.費佛表示:「希望和平獎能對肯定突尼西亞維護民主有所貢獻,激勵中東、北非乃至世界各地追求和平與民主的國家,並鼓勵突國民眾繼續奮鬥。」
組織之一的全國總工會祕書長阿巴希得知獲獎後說:「我很高興,很感動。這個獎是對我們兩年多來努力的肯定,對全國同胞來說是種榮耀,希望國人團結面對挑戰,尤其是恐怖主義。」突國總統艾塞布西表示,這是對國家共識的肯定。
二○一一年一月,一名青年在水果攤被警察取締後憤而自焚,引爆百姓對政府貪腐、民不聊生的怒火。消息快速傳播,成龐大抗議潮,讓極權統治突尼西亞二十三年的總統班阿里下台逃亡,稱為「茉莉花革命」。
班阿里下台後,突國情勢不穩,處於內戰邊緣。二○一三年數名政治人物遇刺身亡,加上國內動亂不斷,四個民間團體於是組成「全國對話四方集團」。該組織主張不同種族、宗教或黨派皆享有相同的基本權利,促成公民、政黨與政府和平而廣泛地對話,並力挺制憲議會與新憲法,使政權能和平轉移,去年十二月舉行民主選舉選出新總統。
諾委會指出,雖然突尼西亞民眾仍面對政治、經濟及國家安全等諸多挑戰,但其表現彰顯對話的價值、重視國家的意識,以及公民團體在國家民主化的過程中可以擔當要角。
位於北非的突尼西亞人口一千一百萬人,國土面積十六萬三千餘平方公里,約相當於四點五個台灣大小。今年諾貝爾獎只剩經濟學獎未頒發,將於十二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