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鵬來義
一群二十幾人的男女老少,老至坐七望八之齡,小至八歲孩童,就那麼「不知所措」地呆站在有著赤烈陽光的鼓浪嶼碼頭上,無奈地看著開返廈門的船隻一班一班地駛遠離去,一個個心中很不是滋味地被溽暑烈烤著。因為,有個手機男孩走丟了。
手機男孩已經念高中了,卻在整團的行旅進程中,總是眼不離手機地「專注盯視」著那小小的螢幕,就連吃飯等候上菜前的空檔,或吃完飯等候上遊覽車的片刻,乃至坐在車裡或下車走路,這孩子都可以不言不語,整個人「封閉」在手機的天地裡。
早已超過集合時間四十分鐘了,我們這群二十幾人的旅遊團就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卻只能無奈地枯等著,就寄望那手機男孩能夠趕緊「現身眼前」。
真是折煞了領隊與導遊及手機男孩的父親,兵分三路,好不容易「抓」回那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迷失在鼓浪嶼巷弄裡的男孩。
但,手機男孩與他那總愛找人聊天的媽媽與老是獨自靜默猛拍照的爸爸,全然沒有對枯等的團員說一聲抱歉或對不起。
「團體行動未駛按捏啦,歸團就等伊一人!」有位歐吉桑氣憤難平地說著。
好不容易,大夥兒總算搭上回返廈門的船班。
但,手機男孩,航程裡依舊是「低頭沉浸」在「無聲無息」的「自我」裡。那對白領高薪收入的父母,母親依舊找人聊天著,父親仍然靜默不語地拍照著。
幾天的旅程裡,從未見過、聽過這家人有何聲音話語的互動。
「○○○,聽見沒有?不要再走丟了喔!」那母親猛地高聲吼嚷著手機男孩,就在下一個搭纜車的行程前,導遊一再耳提面命地叮嚀時,眾人才聽到這麼一句為人家長的叮囑要求之言。
如果,那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能夠慈言溫語,父親能夠高興地為全家拍照,而不是各行其道,或許,手機男孩不至於如此「宅閉」在手機的世界裡。
「家長買智慧型手機給小孩,又不陪小孩談心,卻要求老師要管好學生,不要讓學生沉迷手機;妳評評理,這是誰對誰錯啊?」旅行團裡有位任職教育界的老師,很是憤憤不平地「抱怨」著。
我,無語,無奈,看著,聽著,感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