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昨天提出「公民住宅政策」計畫,將設立公民住宅服務中心,民眾向政府登記後,不需要抽籤,按工作時間、家庭成員、財產總額等換算出的點數,排定優先順序,讓有工作的人以約六百萬元,就可以買到大台北地區公民住宅。
購屋頭期款可以從勞退基金個人帳戶先支付,也可先租貸,支付租金可算成貸款的本利攤還;財源方面,則參考新加坡組屋作法,由政府委託興建,發行住宅公益彩券。
洪秀柱主張,有工作的人買得起住宅是基本人權,並以「有勞有獲」的概念作為政策基礎,參考新加坡的作法,透過「公民住宅」計畫,協助工作家庭取得自用住宅,徹底解決有工作者買不起房的困擾。
具體政策方面,她說,就是提供屋好價廉、上班近、可購、可租的住宅,學習新加坡,工作就有宅。
公民住宅由政府委託興建、土地來自於都市更新容積獎勵,發行住宅公益彩券,以每年二百億元到二百五十億元收入做為長期穩定財源。
至於公民住宅的標準價格,是可支配所得的五到七倍,例如,若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所得約一百萬元,六倍也就是六百萬元可以買到大台北地區的公民住宅。
對於民眾如何參與公民住宅計畫?洪秀柱說,包括政府設立「公民住宅服務中心」;無自用住宅的家庭,登記住宅需求;不抽籤、按點數定優先;自己存錢、政府補助;可購可租;不能炒作。在自己存錢、政府補助部分,除政府補貼貸款利息外,頭期款可以從勞退基金個人帳戶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