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峯(圖)曾經愛運動鞋成痴,珍藏近二百雙運動鞋;現在只有腳下一雙舊鞋,陪他台南跑透透,記錄街友的故事。他開玩笑說:「雖然物質欲望低很多,買鞋還是挑了雙『有勾勾』的。」圖/曹馥年
【本報台南訊】「沒人天生愛流浪!」四十九歲的劉奇峯遭陷害破產,居無定所五年,在基督教恩友中心協助下站起來,擔任傳道、投入濟貧,到台南恩友服務後,兩年在臉書記錄了四十六個街友故事,希望大家了解街友流浪原因,給予尊重、協助重返社會,「前街友助街友」傳為佳話。
出身苗栗的劉奇峯不到三十歲就創業,收藏近二百雙名牌球鞋,生活無虞。十多年前,他因信任好友,將身分證、印鑑、權狀交給他代管,就赴大陸談生意,兩個月後回台,發現廠房被過戶到對方名下。妻子不諒解求去,劉奇峯賣掉僅存土地,還清妻兒房貸,離開傷心地。
劉奇峯做業務、送貨,想東山再起,但體力下滑,最後連臨時工也找不到。錢花光後,他睡在彰化文化中心外一年多,找樣品屋外水龍頭盥洗;曾到新竹當清潔工再度被騙,拿不到工資。
他在警察協助下來到彰化恩友中心,對人信任瓦解,誰都不相信。某日恩友中心負責人李政隆牧師來巡查,到他身旁坐下,拍他肩說:「你不該只是這樣子。」整整一個月沒開口說話的劉奇峯,頓時淚流滿面。
曾擁百雙鞋 今1雙知足
受感動後,劉奇峯留在恩友,三年前到台南服務。他深知洗熱水澡對街友是莫大幸福,籌錢設浴室;發現有人為到恩友吃飯步行三小時,便爭取拓點,現在台南有四個恩友中心。
現在劉奇峯只有一雙舊球鞋,陪他走遍台南各公園、地下道。「新的街友若半年內沒走出來,可能一輩子在街頭。」他說,恩友給街友一條路,希望他們靠自己站起來,就像當年的他。
恩友中心為貧苦弱勢供餐、收容等,劉奇峯對外募款時,許多人反應是「捐給街友,不如捐貧童」,認為街友好吃懶做、自我放逐;他說,事實上,中年失業、兒女遺棄、家暴、殘疾等都是街友苦衷。
連碰數月釘子,他開始在臉書「台南恩友,窮人朋友」分享「街頭人生」。他說,許多街友像當年的他,對人失去信任,不肯說話;第一個街友故事,他花近半年才完成;當對方開口,往往吐露電影情節般的人生。
他們的故事 個個像電影
豪爽的街友「大姐」將女兒拉拔到研究所畢業並嫁人,自己卻刻意失聯。「怎不享受天倫樂?」她說,以前從事不好的職業,不想讓親家知道,甘願從女兒的人生退場。
一對被子女遺棄的老夫妻,太太幾乎每天牽著失智的先生走進台南恩友,為老伴盛飯,耐心哄他吃。
體重破百公斤的「阿龍」願望是永遠沒人理他,讓他自生自滅。追蹤年餘,劉奇峯才知他先天性遲緩,從小被霸凌。在陪伴、鼓勵年餘之下,阿龍做手工領到第一筆收入。
一位街友在收容兩天後失蹤,再現身時拉著裝滿蔬菜的小拖車,說道:「我要到下個縣市了,謝謝你們對我好。對不起,撿三天回收只換到這點菜,請大家吃。」真情告白讓劉奇峯紅了眼眶。
「看完文章哭了!」網友回響熱烈;劉奇峯說,街友故事被轉傳,有民眾捐物資,也有曾受幫助、重返社會的街友默默回饋,幫忙改變下一位街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