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有病 冒險登高山恐要命

 |2015.09.21
188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高偉峰表示,高山上缺氧又有壓力,最常見的就是高山症,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到高山,病情可能雪上加霜。

高偉峰表示,北醫九月開設高山症諮詢門診,諮詢民眾有六成是五十歲以上且統統都有病,最多的病就是高血壓。

國外研究,高血壓及高血脂患者,登上一千五百公尺以上高山,血壓雖然不會太明顯變化,但待愈長血壓會愈高,攀爬需耗時兩周以上山嶺,可能就會有死亡風險。

除了高血壓患者不適合「隨意」登山,美國疾管署今年發行的旅遊者健康黃皮書中,特別建議心臟衰竭、心絞痛、氣喘、肺動脈高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及懷孕、動過近視手術的民眾,登山前千萬要注意,高山的壓力會增加疾病惡化的風險。

沒疾病登山的民眾也別輕忽,高偉峰表示,登山最怕遇到高山症,台灣每個月幾乎都有民眾因高山症受困山中,年年都有死亡案例,很多民眾為了預防高山症,上山前狂做重量訓練,或認為曾有過登山症治癒後,就「不會再發生」。

高偉峰表示,這些都是不認識高山症的危險,強健體魄有利於爬山,但高山症是基因所致,但至今還沒有科學家找出是什麼基因,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高山症,得先爬爬小山才會知道,合歡山最適合辨別是否有高山症的山峰。

台北馬偕家庭醫學科主任黃偉新表示,台灣山峰大多不會出現急性高山症問題,主因是台灣交通便利,上山一小時離開也僅需一小時,高山症發生的時間通常較為緩慢,經歷一天才有可能發生,當高山症發生後,最好的治療就是「降低高度」,若繼續在同樣高度休息、睡覺,只會讓病情惡化,建議民眾登高山賞美景前,一定要先檢視是否有疾病並向醫師諮詢。

高山症常見症狀

1急性高山症:頭痛欲裂、頭暈、失眠、噁心、嘔吐、虛弱等,有其中一種症狀。

2高海拔肺水腫:不斷咳嗽、胸悶、胸脹、休息仍感到呼吸困難、虛弱、活動力差、呼吸有聲音、心跳過快、皮膚發紫、呼吸過快。

3高海拔腦水腫:走直線不穩會踉蹌、意識不清。

註:高海拔肺水腫、腦水腫的發生恐會致命

資料來源/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高偉峰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