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訊綜合外電報導】每年三月日本奈良市最受矚目的活動,就是東大寺的「修二會—松明祭」,十三日凌晨開始為期兩周的活動,已有許多遊客聞風而來,和當地民眾一樣期待參與盛會。
建於八世紀的日本奈良東大寺,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造建築,至今仍是香火鼎盛,同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修二會」是東大寺二月堂的僧侶,一年一度在十一面觀音像前,代表世人懺悔罪障、祈求國泰民安的法會,又稱為「御松明」或「御水取」,其儀式對象不是鑄造於西元七四七年有名的大佛,而是供奉的十一面觀音菩薩。並傳說由東大寺的開山祖師高徒實忠和尚首創,每年一次從未中斷過,到二○○六年,已經舉行過一千二百五十五次。
法會過去是在每年陰曆二月一日舉行,故稱「修二會」,二月堂也因此得名。法會從第一天起,每晚七時進行的「松明」,由童生手持長約八公尺的松枝火把,為參加信眾引路。十三日凌晨開始,進行「取水」儀式,從井中汲取「香水」供奉十一面觀音菩薩,取水之後,持大火把奔走舞動,到十五日,再將法帽戴在小孩頭上,為他們祈福。由此,修二會又稱取水節或松明節,深為當地人們所津津樂道。
這項活動結束後,同時也宣告奈良市正式迎接春天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