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員發起連署國中小延後上學,身為家長,我舉雙手贊成,但中小學生睡不飽,單是晚起一點恐怕是治標不治本,太晚就寢才是問題所在。
所謂的睡眠時間充足,歐美定義是晚上八、九時就寢為前提,這在台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為了不輸在起跑點上,許多孩子下課後要上安親班、才藝班或補習班,回家早已等同歐美國家學童的就寢時間。
即便不再看電視、玩手機、打電腦,或準備第二天的課業,能夠在晚上十時半以前上床,已經難上加難。
隔天又得趕七時到七時半之前的早自習,孩子怎可能睡得飽,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我兒子在小四年級時,上過一個月安親班,僅國語一科,就得寫四種習作或練習卷,加上學校的三、四種,就七、八種,嚇得我趕緊叫停,然而這卻是台灣學童的學習常態。
升上國高中更慘,無論寒暑假、周六日,全年無休趕輔導課、補習班,學校有了第八節,還被要求上第九、十節,辦晚自習輔導的被稱為模範,這些課業,真的需要這麼多時間重覆加強嗎?
可怕的是,家長只是在有補才安心,有練習不會輸給別人的心態下,默許孩子被填鴨。
假使不檢討孩子的課業負擔與壓力,不免讓人擔心,原本該在早自修練習的考卷或測驗,將因為上學時間延後,必須放在回家的功課。孩子只是把睡眠延後一小時,而不是多睡一小時,那又何苦白忙一場!
鍾邦友(高雄市/高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