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依
父親的個性內向害羞,退休之後幾乎足不出戶,除了偶爾去社區的老人會,其他時間都待在家裡。父親的觀念非常傳統,總認為照料丈夫的生活起居是妻子應該做的事,但母親當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當然不願意在退休後,還每天待在家裡做飯,因此,只要朋友邀約,就會和朋友外出聚餐。每當她未替父親做飯時,父親就會打電話給子女們,用可憐兮兮的語氣說:「你媽媽都不關心我。」其實,父母家樓下有好幾家小吃店,但父親寧可餓肚子也不願自己去買餐點吃。
有一次看電視節目上說,老人家跟小孩一樣都是需要哄的,如果經常鼓勵讚美他們,讓他們覺得有人關心,他們就能獨立做許多事情。因此,我們幾個子女便經常找機會讚美父親。
前陣子,他幫姐姐的小孩做一個簡單的書櫃,姐姐立刻拍照上傳臉書,我們當然也趕快留言稱讚父親的好手藝。當父親又打電話說母親沒做飯時,我們會假裝說,今天我們也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吃飯。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獨自一人吃飯的父親,似乎就不再覺得自己可憐,立刻下樓買便當吃並拍照上傳,我們也趕快留言說,有一個會照顧自己的父親,真是太幸福了。漸漸地,父親變得比較開朗,也不再凡事都依賴母親。
果然老人家是需要哄的,如果幾句簡單的關懷與讚美可以讓老人家開心,做子女的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