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金樽陸連島景致優美,礁石區更是別有一番景致。圖/謝龍田
遠眺金樽陸連島景致優美,礁石區(圖)更是別有一番景致。圖/謝龍田
【本報台東訊】台東縣金樽陸連島是台灣本島唯一還在生成中的陸連島,水清沙軟,是識途老馬的私房景點。不過,相關單位目前未監測「每年長多少」;倒是釣客發現沙洲的面積愈來愈大,在礁石區的魚變少了,只好另尋釣點。
陸連島位於台十一線旁的金樽遊憩區左下方,因形狀似船錨,又稱「錨島」或「錨狀礁」。從遊憩區眺望,與海岸平行的礁石島突立海面,中間有道沙洲銜接陸地。退潮時沙洲較大,漲潮時較小,滿潮時更小,各有景致。有富商相中這裡的美景,斥資上億元在附近制高點蓋豪華別墅。
陸連島遠觀漂亮,近看更美。小海灣的海水湛藍、沙灘細軟,礁石區別有風情,一旁有海崖。一些衝浪新手會到此練習,年輕旅人會登島感受「從海面欣賞東海岸」的另一種美。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台東縣觀光旅遊處網站都有推介。
東管處技正吳志昇表示,金樽陸連島是離岸島,與台東海濱公園的離岸堤相似,對前進的波浪會產生繞射作用,使沙礫沈積形成連島沙洲,即是陸連島。有別於南方澳等地已趨固定的陸連島,金樽陸連島還在不斷生成中。
台東縣觀旅處科長賴宣愷說,金樽陸連島礁石區的面積約五百平方公尺,沙洲面積則因潮汐而不同。至於陸連島的生成狀況,東管處及觀旅處均未請人長期監測,無法得知。
成功警分局泰源派出所所長李俊儀說,金樽陸連島在十多年沙洲面積較小,礁石區較大,是灘釣、磯釣的好所在,最多同時有約十人釣魚。近幾年連島沙洲面積擴大,遮蓋部分礁石區,魚變少了,釣客也少了。
到陸連島有二條路線,可循金樽遊憩區的步道往下走到海邊,往北走到陸連島;或開車從東河村到金樽漁港,再沿海邊往南開到陸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