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因為自傲、自我、獨斷而被稱為「科學沙皇」。圖/資料照片
【本報南投訊】七十九歲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過去十六年來,持續在科學界中征戰,率眾人尋找組成大部分宇宙、卻觀測不到的「暗物質」;因為他的自傲、自我和獨斷,在學界素有「科學沙皇」的稱號。
過去丁肇中「呼風喚雨」最為人所知的,是說服美國國會砸數百億美金,把暗物質研究送上太空。
但本月初丁肇中訪台,在吳建雄科學營演講時,眾人才知道其「暴政」不只如此,他還曾推翻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決策、堅持用台灣製造的儀器,甚至還讓美國空軍為研究,出動C-5運輸機。
二○○五年,原本很支持丁肇中的NASA,突然決定要停掉他的研究,改傾全力讓人類上火星。
所有科學家都不同意NASA,卻只能接受,只有丁肇中認為兩者不衝突、堅決反對,並告訴NASA,「你這決定是錯的。」
丁肇中表示,彼時有科學家想向媒體揭露此事,被他阻止,「研究是多數服從少數,少數人把大家的錯誤認知推翻,科學才能走下去,因此不可受大眾影響。」
「別對媒體發表爭論,只要我們是對的,別人會慢慢轉念」,丁肇中說,幾年後,美國國會通過法案,不需經總統同意,NASA需繼續執行該計畫。
最嚴謹 最完美的考量
計畫中有組儀器,丁肇中希望我國中山科學院幫忙製造,卻遭NASA質疑,為何不讓有經驗的美國做就好?丁肇中回對方,「這是我的事。我向你負責實驗成敗,其餘事情由我決定。」;丁肇中力保的中科院,現今非常受到美國肯定。
儀器完成後,團隊原打算租架七四七客機,把儀器拆成兩半運送到太空梭發射地;但丁肇中覺得儀器要重組風險太高,他堅持不幹,最後竟說動美國空軍,出借現役最大的戰略軍用運輸機C-5載送。
呼風喚雨的背後,都是丁肇中最嚴謹、完美的考量,「實驗若不成功,所有投入都是白費」,他說:這也是美政府、美空軍和NASA,願意服從「沙皇命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