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龢綜合外電報導】由廣洽法師生前的靜修精舍改建,以展示法師遺留的百餘件珍貴紀念品的「廣洽紀念館」,在新加坡開幕後,吸引了許多人前往參訪,而該館的成立,也為東南亞地區以高僧為主題的紀念館再寫一頁歷史。
新加坡總統納丹四日主持「廣洽紀念館」開幕儀式,佛教總會主席廣聲法師及伊斯蘭教、興都教等代表,及文藝界人士等出席觀禮。納丹並建議,紀念館應有英文翻譯和注解,好讓更多人領略其中文物的價值與精神意涵。
廣洽法師(一九○○至一九九四年)原籍福建南安,曾任新加坡龍山寺住持、創辦彌陀學校,對新加坡佛教界貢獻厥偉。紀念館管委會委託藝術家陳瑞獻創作,由新加坡造幣廠精鑄以廣洽法師法相為主題的高浮雕紀念章,另鑄純金兩枚,一枚敬贈總統,另一枚永存紀念館收藏。
斥資近百萬元新幣修建的紀念館高三層,一層展出哲學家、文學家及藝術家的墨寶;第二層是書畫大師作品;最上一層是鎮館之寶,包括印光大師於八十歲書寫的楷書對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師賢心實師聖心空」、弘一大師以廣洽法師的指血書寫的立軸「佛說五大施經」等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