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上月推出行動派出所後有個大夢,想要把台北市全面改為行動派出所,引發各界的議論。圖/資料照片
柯文哲上月推出行動派出所後有個大夢,想要把台北市全面改為行動派出所,引發各界的議論。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在北市首次舉行的暑期市政體驗營,跟參加學生進行小型市政會議時透露,他的長遠計畫是,把十二個行政區的派出所全部裁掉,換成行動派出所,並表示這項「機動警網」的概念,除了費用比較便宜,也可以因應現代化犯罪。
有體驗營的學生對行動派出所的成效提出質疑,認為行動派出所幾乎只用來替外國人協尋遺失品,使用度似乎不如預期,但令人意外的是,只要是行動派出所的停駐點,過去常起衝突的團體都會「很自制」。
柯文哲表示,當初設立行動派出所就是為了將派出所裁併,最近也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把所有派出所都裁掉,全改成行動派出所。柯文哲指出,每個行動派出所雖只是一部汽車,但周遭還會連線二至四個騎機車的員警,這就像一艘航空母艦的概念,機車就是巡航艦。
柯文哲還提到,將派出所改為行動派出所的想法,早在三十年前執行過,最後失敗收場,因為當時網路沒那麼發達。柯文哲也指出,公家機關做事很少思考成本,一個派出所要支出水電、瓦斯等費用,成本比較高,如果換成兩台行動派出所的車輛,一定比較便宜。
此外,現代犯罪型態也一直改變,柯文哲發現台北暴力犯罪每年遞減,但智慧型犯罪如電腦、電話詐欺卻不斷上升,既然敵人變聰明,警察一定要更聰明、更現代化,行動派出所就是一個現代化的過程,但未來如何調整,還是要花時間慢慢討論。
警界、里長 多不看好
上述消息傳出後,引發各界諸多疑問。一名不願具名的派出所所長指出,行動派出所能否全面取代現有派出所,可實際模擬一次,如市民在路上遭搶,行動派出所是否到現場受理報案、製作筆錄到印出報案三聯單,若連完成一個受理報案流程都有問題,如何順利推動?此外,槍械也要集中保管,台北市現有分局空間都已不敷使用,哪有辦法再容納?
還有最重要的監視器主機,以後要設置在哪?報案系統也需重新設計,讓它能跟著警員滿街跑。至於行動派出所遏阻犯罪的功能,現在的警車也有同樣的警示效果,且依台北市的交通狀況,汽車的機動性也不如機車來得高。
基層里長也多不支持,南港區仁福里里長吳肇輝說,派出所就像當地的「土地公」,行動派出所雖然比較快速,但如果同時發生不只一樁案件時該怎麼處理?且警察在地方多有自己的人脈,較好辦案,行動派出所可能就比較無法培養出這樣的關係。松山區莊敬里里長劉美鳳直言,裁掉派出所「不會更好」,因為民眾已經習慣有派出所,換成行動派出所,民眾要去哪裡找「警察杯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