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建議在烈日下操課的新兵日飲七千西西開水。
圖/國防部提供
【本報台北訊】近來網路流傳文章,指稱有研究發現馬拉松選手因大量流汗會排出體內金屬毒物,不易罹癌。家醫科醫師昨天表示,這還需要更多研究佐證,但多運動及多蔬果飲食,本來就有益健康。至於國軍讓新兵每天喝七千西西白開水,有醫師認為很少見,並警告一般人正常情況下若每日喝七千西西開水,可能造成「水中毒」,不可不慎。
陸軍司令部解釋,戰訓部隊歷來發生中暑、熱衰竭、熱痙攣、橫紋肌溶解等訓練傷害,主要是高強度訓練時疏於補充水份所致,尤其新兵入伍是由民轉兵的重要階段,夏令期間高溫炎熱,訂定官兵每日飲水規定,旨在提醒官兵多補充水分。
陸軍司令部指出,飲水量規定,是參照美軍訓練飲水建議,並考量訓練強度、體型、危險係數等因素,以少量、多次、慢慢喝為原則;另新訓單位在新兵入伍之際,就會實施身心調查,高危險群均配掛紅臂章,提醒幹部及鄰兵關懷與照顧,幹部也要察言觀色,隨時叮嚀新兵注意尿液顏色,要求各個時段飲水,但以鼓勵、提醒為主,不是強制喝足。
永和耕莘醫院家醫科主任洪淩鈺表示,多喝水是預防中暑的方式之一,人體若一直流汗,且水分補充不夠,可能會導致脫水、體溫往上升,中暑。至於是否有助抗癌,需更多科學證據證實。
而人體的水分會經由流汗、尿及皮膚表面蒸散,且體內對於水分有恆定的功能,例如水喝多了,如果非從事大量運動的人、流汗不夠多,多餘的水分就會多跑幾次廁所、將水分排出。
私立公祥醫院內科資深醫師廖力毅表示,一般人每公斤體重每日需要三十五水份補充;例如六十公斤成年人,每日約需兩千一百西西。他認為,在一般狀況下,如有激烈運動、操課,每人每日喝下五千西西開水「已經很多」,要分次定量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