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性格,不只決定命運,也決定你是否容易得心臟病!醫師指出,「A型性格」者長期處於過度緊張與高強壓力下,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體內的交感神經「腎上腺素」系統過度激化,而引發血壓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你是工作狂、過度完美主義者、拚命三郎,心臟病風險將隨之升高。
A型性格是美國心臟學家費德曼(Meyer Friedman)和羅森曼(R.H.Roseman)在二十世紀中提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他們發現冠心症的病人有一些共同的行為模式,包括:有強烈的企圖心、競爭意識強、工作狂、缺乏耐心、要求仔細、謹慎,甚至會有偏執的傾向;這類型的人一旦罹患心臟病,復原的情況也比較差、容易復發。相對的,沒有這種行為模式的人,就稱為B型性格。
A型性格與B型性格,與血型無關,如同「內向」與「外向」,只是對個性的一種概括性區分。長庚醫療團隊在最近出版的《養心治本》一書中指出,B型性格的人,相對於A型性格者,較與世無爭、對時間較無緊迫感、對成就較不追求,因此個性上較不易緊張,可減少神經內分泌系統及體內的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因此,得到心臟疾病的機率,相對較少。
B型性格 與世無爭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湯華盛表示,所謂A型人格的養成,顯然與現代都市工業化有關。都市工業化使得大家生活匆忙,處處有機會、事事要競爭。在這樣的生活壓力環境下,很多能力較強者,自幼就在家庭與學校教育歷程中,養成力爭上游的個性。而屬B型性格的人,個性隨和,生活較為悠閒,對工作要求較為寬鬆,對成敗得失的看法,也較為淡泊。
自我要求 行事謹慎
桃園長庚醫院中醫養生健康中心副主任林意旋醫師指出,在工作上要求完美,原本是件好事,可讓事情處理得更順利,但若過度要求完美,導致處事急躁、缺乏耐性、講話快、愛爭辯,就會讓自己長期處於緊張壓力狀態。有這種傾向的人,或是常處在競爭衝突中,或者常需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工作,有重度依賴咖啡因、酒精或菸等提振精神者,都屬於「A型性格」。
林意旋說,A型性格者凡事高標準且謹慎,為了想要表現出好成績,常常會過度要求自己,不少企業老闆或中高階主管,都傾向這種性格,這類型的人高血壓比例偏高,中年以後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罹患率,也是一般人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