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與教師工會協商,完成全國第一份教師團體協約,日後可能成為其他縣市跟進的仿效版本,影響台灣教育未來相當深遠,值得關注後續發展,並深入探討此協約內容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首先是有關老師每天工時八小時,卻未明訂上下班時間,未來爭議大。根據協約,將來上午八時之前,下午四時之後,老師可以拒絕提供服務,試問:早到校的學生要由誰負責安全呢?
又放學後的課後活動、補救教學、第八節課、暑期輔導、社團活動等,又要由誰來擔任呢?晚上家長打電話詢問學生在校狀況,或是學生詢問功課內容,倘有老師關機拒絕時,該要怎麼辦呢?
現在教育部規定寒暑假教師必須「各」返校「二到七日」,比較符合實際需求,倘若改為寒暑假只需返校兩天,請問兩天怎麼備課?又諸如編班會議、教師專業研習等,學校要如何要求老師返校參與?
再者,當類似這次蘇迪勒颱風過境後的校園整理,老師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返校協助,學校是每一位親師生的,這樣規定與做法合情理嗎?
縣政府並提供教師免費健檢,且給予公假,我認為縣政府必須考量財政負擔,而且可以要求老師在寒暑假進行健檢,免得必須支出健檢費與代課費的雙重負擔。
至於無須擔任導護工作或與教學無關的工作,那導護工作、午餐時間、打掃時間等指導工作,要由誰來擔任呢?
協約內容禁止非工會教師「搭便車」,將會造成「一縣兩制」的不合理情況。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宜蘭縣教師工會的會員只有一千八百餘人,非會員高達四千多人,這項協約只保障了宜蘭少數老師的工作權,相當不合情理。
而且依據法令,會員未達半數以上,根本無權進行團體協商,這項協約的合法性有待再確認。
像宜蘭縣教師工會不顧學生權益而「自肥自利」,等同用「孩子的未來」換取教師本身的權益,如果孔子地下有知,也會啞然無言吧!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