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一刻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成立

記者妙熙三峽報導 |2015.08.10
2234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中)、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籌備會主任委員明光法師(左四)與近二百個寺院、教團團體會員以及三百餘位個人會員,出席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成立大會。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妙熙三峽報導】「佛教界需要加強橫向聯繫,團結成一個大家庭,未來對兩岸與國際的交流,會是一股力量。」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昨日在新北市三峽金光明寺舉行時,籌備會主任委員明光法師以宏亮音聲說明宗旨,全場有福智佛教基金會、靈鷲山、香光山寺、中華佛教青年會、中華佛教居士會等近二百個寺院、教團團體會員以及三百餘位個人會員共襄盛舉,盛況一時。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成立是佛教界大事,會員不分區域、派別、傳承等,眾志成城為佛教盡一份心力。年近九旬的星雲大師,一早也從高雄北上,到場祝賀時說:「我現在是一殘障老人,眼睛退化看不到,雙腿難於行走,仍然心繫大眾。」

大師問:

人間佛教是誰的佛教?

「不是太虛大師的,也不是六祖惠能大師的,更不是我的,而是佛陀的。佛陀在人間,演說四攝、六度、十二因緣,都是人間的教法。如果我們不是人間佛教,難道是地獄、畜生還是餓鬼的佛教嗎?因此,人間佛教不是誰的佛教,而是大家的佛教。」

「佛教傳到中國發揚光大,如四大名山供奉四大菩薩,菩薩從人出發,修行發願,也都是人間佛教。尤以禪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禪門生活即為修行,不要把傳統與現代分開,法久則生弊,必須重新整頓。」

大師又問:

目前的佛教是什麼情況?

「吃教」,靠佛教吃飯。過去高僧大德為佛教,創建叢林,建藝術石窟。現在佛教靠信徒布施供養,但我們能給信徒什麼?出家人也要布施佛法給信徒。發菩薩心,給人慈悲喜捨,排難解紛,讓信徒感到以佛教為榮,這就是人間佛教。佛教徒是來奉獻佛教的,不能把責任都推給佛陀,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過去,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慈航菩薩也喊出人間佛教,我出家七十年,信仰人間佛教。如果出家不為人服務,那要做什麼?過去的山林、寺院、出家人的佛教,較無法讓人接受,人間佛教教導人要有禮貌,有責任,愛國愛教、愛世間,普受世人肯定,希望未來人間佛教能遍地開花。今日大眾,都能做人間佛教的老師、傳道者,發揚人間佛教,為一生的榮耀。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緣起於去年十一月在大陸舉行「首屆兩岸中青年佛教人士聯誼交流會」後,發現培養佛教青年人才相當重要,深深影響著佛教的未來。短短三個月內,今年二月十七日,全台十四個縣市,五十七個團體與數百個會員共同響應發起,成立「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並獲內政部核准設籌備會。

三月六日在佛光山舉行第一次籌備會,六月九日在三峽金光明寺召開第二次籌備會。大會於昨日順利成立,至今全台近二百多個寺院、教團,以及逾三百位社會賢達響應加入,未來將採歐盟「輪值主席」制度,為民間首次嘗試。

會中,副總統吳敦義、國際佛光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內政部主任祕書黃麗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麗雲、淨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淨耀法師等多人歡喜參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